城乡二元户籍制意味着高昂的生存代价
2011-10-17 10:25:59 来源:亚太博宇
在穗农民工若转变成广州市民,一辈子要花多少钱?日前,由广州市社科院、广州市农业局合作完成的《中国广州农村发展报告(2011)》蓝皮书发布,其中《基于福利经济学的农民工规模与市民化成本分析》指出,在不包括买房等成本的前提下,农民工若要成为市民,仅满足最低消费,一生中就需要承担130万元。这130万元还是立足当前物价的测算,它让停留于抽象层面的城乡差距,以扎实的数字得到明确印证。这表明,消除城乡户籍壁垒,不是几句空洞口号、换一下户口本颜色,或改一下农民工称谓便可轻松实现的,而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特别是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投入,让农民兄弟像城市居民那样享受更多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城乡二元户籍的形成,可上溯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种户籍模式,将绝大多数城乡居民牢牢钉在自己的出生地,只有极少数农村子女有机会通过考学、当兵等极其狭窄的通道,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命运转变。虽然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二代不愿设想,他日是否像父辈那样返回农村,但融入城市近乎天方夜谭乃是不争的事实。在无数"农民工世家"里,看似收入不菲,但因为不是城市人,必须付出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额外"成本,结果财富大幅缩水。每年令主管部门神经高度紧张的春运客流,何尝不是无数农民工缴纳城乡差距成本的一次集中爆发?因而,必须给农民创造政策性的"弯道超车",城乡差距才可能真正绕过继续拉大的拐点。特别是要制订刚性政策,明令禁止楼市调控和驾校培训等领域开历史倒车的"限外令",否则户籍改革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