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无论如何也体验不了中国的韬光养晦

2011-05-18 11:11:46    来源:亚太博宇

日前,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接受"查理·罗斯秀"节目采访时指责美国人对中国看法"简单"引起某种骚动。美国《时代》周刊一篇文章回应了美国人对中国四种常见看法并辨析了看法的误区,并否认了"中国偷走美国工人的工作"、"中国操纵货币影响到美国经济"、"中国的资本主义搞得比美国好"、"中国必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四大误区。美国低端制造岗位的流失早在中国还没有实施以市场为导向改革以前就开始了--20世纪60年代,劳动密集型岗位就转向韩国、台湾、新加坡和香港一类的地方。如今生产电子产品、服装和玩具的中国工厂有很多其实都由上述其他亚洲经济体的公司所有,这些公司在本地区工资上涨后把工厂转移到中国。美国在美中经济关系中过分强调人民币的重要性。消除对华贸易赤字需要太平洋两岸同时开展改革--增加美国的储蓄和中国的开支。人民币升值或许有助于这一过程,但是美中两国的经济关系极其复杂,美国不能把自己的经济问题主要归罪于人民币。在经济领域,中国自己面临一长串问题:持续贫穷、通胀、高负债、收入不公、社会服务差、房地产泡沫、技术欠缺、能效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等等。克服这些障碍不会容易,我们也不能以为中国将继续维持每年10%的增长。就算中国的确在规模上超过美国,这也不意味着美国不再是全球经济中的主要力量,不再是创新和新技术的主要来源以及关键的消费市场。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