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负之争与共识破裂
2010-10-26 11:48:48 来源:兰瑞环球每日经济观察
天津财经大学李炜光教授与《新京报》谈财税体制,关于中国税负水平,他的观点与最高税务官员大为不同。李炜光说,我国属于中低收入国家,税负指标已经超过了中上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此外,中国各级政府还有非税收入,包括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还有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制度外收入。而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刚刚在《中国改革》第10期发文,不仅驳斥了税负过高的说法,而且表示,"应让利于民,增加居民收入比重"的意见"并不完全客观","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宏观税负不仅有上升的需要,也有提升的空间"。税务官员的说法,与财政部专家的观点吻合。今年8月23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人民日报》上也表示,总体上,我国宏观税负低于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用财力上,公共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明显偏低。同样蕴含着"税负上升有需要,有空间"的意思。另一些报告和学者观点,显然与李炜光结论相似。例如,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9/2010》表示全口径计算的中国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2009年达到32.2%,财政部专家低估了税负水平。学界专家对政府预算外收入估计约为预算内收入的50%至60%。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的结论是宏观税负占GDP的32.87%,低于丹麦、奥地利等欧洲高福利国家的水平,但高于日本和美国。虽然人人可念财税体制改革的咒语,但现在的问题已经退到了客观情况无法获得客观判断的程度。财税官员、财税部门的专家与学界、舆论之间,关于财税现状截然不同的说法,表现了共识破裂的水平。在共识破裂的前提下,改革的方向何在,着力点何在,主张必然南辕北辙。改革,推进到"深水区",到了约束权力的阶段,已渐渐成为一个不能放弃又难以落实的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