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七十周年祭:生则永志不忘
2007-12-17 09:40:08
200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70周年祭日。70年后重温这段惨痛历史,警醒世人的是对一切违反现代文明的暴力侵略、种族屠杀和恐怖事件的正义谴责。以史为鉴,和平发展,已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南京警报长鸣悼念遇难者
为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警醒世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今天上午10:00至10:33南京全市试鸣防空警报。试鸣顺序为:10:00至10:03,10:18至10:21,鸣放预先警报;10:06至10:09,10:24至10:27,鸣放空袭警报;10:12至10:15,10:30至10:33,鸣放解除警报。南京市人防办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连续3次为一个周期;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连续15次为一个周期;解除警报长鸣3分钟为一个周期。 10时许,警报已经响过,出席悼念活动的的人们默哀,三鞠躬,并敬献花圈。
中共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主持了今天的悼念仪式。江苏省政协主席许仲林在集会上致辞说“七十年前,三十万同胞惨遭杀戮。七十年后,我们在这里集会,沉重哀悼遇难同胞,并举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竣工仪式,就是要更好地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惜和平,开创未来。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回顾这一惨痛历史,深刻体会遭受侵略和凌辱的苦难,我们就会更加坚定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用和平发展的手段,实现和平发展的目标。”
全球关注“被遗忘的大屠杀”
11月11日,由加拿大人执导、制作的纪录电影《张纯如——南京大屠杀》在多伦多举行全球首映式。这位曾全身心投入南京大屠杀史实的调查、写作,而后不幸猝然离世的美籍华裔女作家,以她的生命之作《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首次以英文著述的形式披露了侵华日军施暴南京城的罪恶,引起西方世界对这段黑暗历史的普遍关注。
“此前南京大屠杀历史为世人尤其是西方社会知之甚少,有着多重因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二战胜利后的中国内战,美、日两国出于政治利益的交好,以及东西方长期冷战,影响了国际上对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罪责的追究和赔偿,导致了对其审判中定性定案的不彻底性,为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否定历史留下了隐患。
而生长在美国的张纯如,以其亲身调查、触摸的史实,用西方的思维语言介绍这段惨绝人寰的历史,更能为西方人所接受。
1995年七八月间,应邀作为翻译全程陪同张纯如在南京寻访大屠杀幸存者的江苏省行政学院教授杨夏鸣告诉本刊记者,张纯如的书1997年在美国出版后引起强烈反响,连续5个月被列入《纽约时报》书评的最佳畅销书。
“她的成功之处,是从人性批判的角度,将这场大屠杀中人性善良与残忍的两个方面作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是滥杀无辜、凶残暴虐的日军官兵;一方面是挺身而出、救助危难的西方人士和大批手无寸铁、束手被擒的难民,这种对比的强烈震撼力和她对南京大屠杀历史教训的深入剖析,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灵。”杨夏鸣教授说。
据了解,受张纯如《南京浩劫》的影响和启示,去年一年有8个国外摄制组来宁拍摄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影片。
“美国在线”副总裁泰德莱昂西斯阅读了《南京浩劫》后,“深为自己对这段历史的无知感到羞愧”,“为使更多的美国人了解发生在遥远中国的这段历史”,他个人筹资200万美元拍摄了引起轰动的《南京》,此片现已入围今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
《张纯如——南京大屠杀》的制片人安妮彼克说:“历史是没有国界的,南京大屠杀是反人道的罪行,我们希望用镜头保存和传播这一历史真相。”
多次与美国学者交流的杨夏鸣说,西方人士对二战种族屠杀的认知,主要限于犹太人大屠杀。由于“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他们对二战中亚洲人的受难史不甚了解。近来出现的南京大屠杀题材影片热,有助于借助文化传播的力量,让世人更多地了解这段历史。
朱成山认为,近十年来,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得益于中国加大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越来越多的西方人进入中国,亲身考察、了解历史的真相;中国学者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也多次走上国际讲坛,以大量史料和事实揭露侵华日军的暴行。
此外,日本右翼势力一再否认、歪曲历史,激起世界上更多有良知的公民站出来维护史实,声讨违反人性、人道和国际法的丑恶行为。正是在对侵略战争、种族屠杀和恐怖威胁进行深刻反思、同声谴责的国际舆论环境中,发生在半个多世纪之前的“南京大屠杀”历史悲剧,显示出巨大的现实警示意义。
历史不容篡改——请日本正视史实
美国档案:存在更严重的侵华日军"泛南京大屠杀"
中国国家档案局研究员王岚12日援引美国外交关系档案指出,侵华日军在1937年12月制造“南京大屠杀”之前,就已经杀害50万中国平民。
王岚在说,上述档案揭示出,不仅“南京大屠杀”不可否认,而且事实上在1937年秋冬存在着“泛南京大屠杀”:即在南京沦陷前、后,以及在南京周边、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日军曾施以大量屠杀中国平民的暴行。
今年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同胞遇难70周年。侵华日军在1937年12月13日占领南京后为期6周的时间里,残忍地屠杀了30万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
王岚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查阅美国外交关系档案时发现,1937年12月14日美驻德大使陶德在致罗斯福总统的密电中披露:日本驻德大使东乡茂德亲口对他说,日军在南京沦陷前已杀死50万中国平民。
而另一封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高斯于1938年1月25日发给国务卿赫尔的电报,则报告了多名美国传教士在上海、杭州和苏州目击的日军屠杀暴行,与东乡茂德所说的屠杀50万中国平民的时间部分吻合。
王岚经细致研究后认为,这两封电报从不同地点、不同渠道,通过加害者和第三方目击者的陈述,印证了同一事实:侵华日军在1937秋冬,即自侵入上海开始到南京沦陷前,曾在上海、苏州、嘉兴、杭州、绍兴、无锡、常州等地大肆屠杀平民。
在编号为RG59-793.94/11631档案记录的密电中,陶德写到:“今天,来自远东的消息比以往更加恶化,我已经看到您和国务卿赫尔对日本野蛮行径发出的声明。这一或两天前日本大使得意地对我说,他的国家已经杀死了50万中国平民。”
“日本大使说有‘50万’中国平民被杀,表明日军侵入上海后就实施了惨无人道的屠杀,”王岚说,“这正是‘南京大屠杀’以及日本侵华战争中实行‘三光政策’、屠杀我3000万同胞的血腥‘序幕’。”
陶德于1933年罗斯福执政后被提名担任美国驻德大使,1937年12月辞职离任。据王岚查证,陶德在电报中提到的“日本大使”,是时任日驻德特命全权大使的东乡茂德。
东乡是二战时日本对外扩张外交路线的主要策划者和执行者。1946年,东乡被远东军事法庭判决为犯有破坏和平罪、违反战争法规惯例及违反人道罪的14名甲级战争罪犯之一。
王岚说,陶德和高斯的电报均出自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的第59号档案组合(RG59),这是美国国务院最重要的中央档案,包括其与驻外机构和外国驻美机构的所有信函及备忘录。
“这两封电报是涉及国家利益、非常严肃的外交电报,其真实性不容置疑,是不可否认的第三方和加害方关于日军暴行的证据。”王岚说。
这位中国学者指出,当年《东京日日新闻》等日本报纸曾报道的两少尉杀害211名无辜中国人的“百人斩”竞赛,就发生在日军攻占上海后向南京进攻的途中及南京沦陷之初,是“泛南京大屠杀”的有力佐证。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出版中日欧三方铸铁证
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日记,日军官方文书,英国、德国当年的外交文书,600多名避难市民的亲笔签名信……汇集中方、日方、西方三方史料与证言的27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3日出版发行。加上2005年出版的28卷,近3000万字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将大量无可辩驳的史实展现在世人面前。一大批弥足珍贵的南京大屠杀史料将为人们正确认知历史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