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钞能力不足是给当前高通胀火上加油
2011-01-17 13:45:30 来源:亚太博宇
副行长马德伦表示,人民币每年将近20%的速度增长,与这个需求相比,生产能力的增长相对缓慢。中国目前印制行业工人3万多人,这样大的规模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但生产能力的增长毕竟要受限于许多制约因素。事实上,我们这里可以解读为,未来央行将会加强生产能力即印钞能力。眼下,物价节节攀升,通胀率不断上涨。而对于通货膨胀,比较公认的概念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但是,许多专家学者并不承认当下的中国已进入通胀时代,而且央行也一再否认是因为货币超发引起物价上涨。在我看来,尽管"通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由货币发行量大于经济产出引起的"不是真理,但我们的GDP增长8%,现金增长20%,幸好央行印钞速度跟不上,否则,中国的CPI至少要增加5个百分点。货币发行量必须与国民生产总值相匹配。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不顾这个现实而任意发行,造成的恶果只能是通胀,只能是货币的贬值。从历史上看,凡是恶性通胀,都同政府有意识用滥发货币解决财政困难有关。截至2010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847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9.7%,余额已经达到创纪录的72.58万亿元。而10年前,我国的M2仅仅是12万亿元左右。也就是说,过去10年,我国M2年均增长约18%,货币发行量一直高于 GDP的增长,更是超过了人均收入的增长。按照央行最近一次加息后2.75%的一年期定存利率和去年11月份CPI增幅为5.1%计算,负利率扩大至2.35%,即1万元定期存款一年后将"缩水"235元。所以,幸亏我们的印钞能力不足。假若印钞能力够足的话,老百姓本来就有限的口粮钱,到了今天真不知道要"缩水"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