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经济:市场经济升级版

2014-10-30 10:35:13    来源:兰瑞环球

 

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后第五天,10月28日,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挂帅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公布,同时公布了习近平就《决定》起草情况向全会做出的说明。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主体多元化、企业竞争激烈化形势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次公布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将法治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提升到了空前高度。

■产权保护强调平等概念

《决定》明确表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决定》提出,要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支振锋表示,本次《决定》有关产权保护的内容进一步透露我国对于财产、权利保护的平等性,尤其是平等保护不同所有制市场主体的产权。而《决定》中也进一步表示,我国要创新适应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国有、集体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和各类企业法人财产权的保护。国家保护企业以法人财产权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有权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法律依据的要求。

然而,业内人士也承认,产权保护在我国真正凝聚成制度的时间还不长,仍然是政府工作过程中的短板,“至今相关法律对于产权的界定还不够清晰,对于产权保护对象的规定仍然模糊。”北京市玄德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郭哲表示。而从近年来引发社会关注的多起涉及知名企业的知识产权纠纷中也能看出,现行的产权保护制度还不足以令所有市场主体建立起平等保护各类主体的各种产权意识。

■增加违法成本  维护契约精神

除产权保护外,《决定》将维护契约也放在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基本导向中的重要位置。比如,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投资管理、土地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公平交易、平等使用。依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反对垄断,促进合理竞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等,都从侧面加强了对契约精神的维护。

“实际上,法治经济就是平等的市场主体之间的契约经济。”支振锋表示,契约精神是帮助政府更好地发挥应有作用的保证,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市场主体缺失的对于财产的安全感。在支振锋看来,只有平等的市场主体之间才能谈契约,政府保护要保护交易行为、保护合法财产,不干预主体经营甚至损害其拥有的财产权,就是对契约精神的维护。

“不可否认,近年来,仍有部分地方政府用行政行为对原有契约进行干涉,通过行政权力人为设置障碍,导致行政行为的滥用,契约形同虚设。”郭哲称。“而《决定》中包括编纂民法典,制定和完善土地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规都是为随意打破契约行为进行制约的规定。”

■法治经济划清政府市场边界

在支振锋看来,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其实就是中央在通过法律的手段将政府权力和市场边界划分得更加清晰。

近年来,政府收回过度干预市场经济的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态度越来越明确,具体表现包括各级政府大刀阔斧进行的简政放权等。继此前国家相关部门在今年楼市发生较大波动时采取的分类调控,更多的将调控权力下放地方的措施外,昨日,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新闻发言人倪虹还明确表示,政府未来的态度仍然是政府做好政府的事情,市场发挥经济规律做好市场的事情,用市场的手段调控市场的问题,将是下一步调控的主要方向和手段。

而此次公布的《决定》也明确,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做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除了保护的义务外,及时、准确地对政府手中的权力进行设定,让政府依法履行职能将成为未来更好地发展市场经济的保证。”支振锋表示。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