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城镇化”需要改革护航

2012-12-18 11:28:09    来源:兰瑞环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6日闭幕,传递出的信息非常明确,今后的经济增长要在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而非在速度上花精力。在新华社所发的会议报道中,4000多字的文稿中仅有一处提及"速度",而这"速度"前面还加上了"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定语。

会议特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但这个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

在会议所提到的明年经济工作六大主要任务中,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和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给出了我国未来发展的战术与战略,不能不引起重视。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下一步发展的切入口,是关乎增长的战术。我国在过去多年发展中积累了庞大的产能,这些产能如今显得过剩了,是因为"最终买单者"失去往日光彩了。经济活动中的投资,都要找到消费者,否则就只有增长而无效益。在过去,中国投资外有出口贸易,内有房地产市场,刚好能够消化中国庞大且高速的投资增长。现在这两个"最终买单者"无法继续,找到新的"最终买单者"势在必行。

城镇化能够担此重任,但此城镇化非彼城镇化,是新版本的城镇化。新的城镇化必须伴随着市民化,必须能够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相衔接,而不能异化为房地产化,不能只是简单为面积扩张,因为这样的结果很可能导致空城化。城镇化仅仅用投资是无法堆砌出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自然是看到了这一点,明确提出"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

城镇化是中国当前最大的结构调整,也是最大的改革红利,有望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目前中国城市中有2亿多农民工,大部分难以真正享受城市生活。国家通过政策引导支持,令这部分人群身份由"农民"转为"市民",既可以拉动内需,又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一举多得。

城镇化的质量就在于,能够让进入城镇的农民工对城镇有归属感,愿意并能够留在城镇里与其一同成长。如此,农民工的收入将在本地消费,而不是攒起来寄回老家。农民工产生了置业和消费的需求,成为城镇化投资的消费者。这样的城镇化一手连接着投资,一手连接着消费,产生投资和消费的良性循环。

城镇化之所以是战术,是因为如果没有战略上的肯定和扶持,战术效果则有沦为纸上谈兵之虞。只有在战略上实现了突破,战术才能够获得闪转腾挪的空间。城镇化如果没有相关的改革配套措施,没有相关的户口、社保、中央与地方分税等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实现人的城镇化,那么这样的城镇化是不足以称之为现代化的历史任务的。

也正是如此,改革再成为本次经济工作会议基调,不仅提出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下一步改革,也明确提出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要允许摸着石头过河。"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改革就是当前中国的"庙算",改革破冰,则"庙算胜",新版的城镇化也将"得算多也"。

随着中央的政策支持,相信未来中国会迎来一波"城镇化"建设热潮。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此前的"城镇化"建设有过太多误区:贪大求洋,千城一面;隔断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许多农民在城乡间进退维谷;过度消耗土地资源,破坏环境。再不能任"唯GDP增长论"扭曲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尤需警惕开发商打着"建设城镇化"的名义拿地、炒高房价,避免继续制造房地产泡沫。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