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建设,要补偿失去的五年
2011-01-04 11:26:56 来源:文/亚博联合咨询
"十二五"水电开工目标将上调。国家对水电开发支持力度将加码。到2020年,水电投产目标从原来初步确定的3.8亿千瓦提升到约4.3亿千瓦,"十二五"期间水电开工规划目标可能随之上调5000万千瓦。调整后的"十二五"水电开工目标已经上报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十二五"常规水电开工目标从6300万千瓦上调到83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开工目标从5000万千瓦上调到8000万千瓦,共上调5000万千瓦。
10年电源发展优化布局
未来十年和长远发展战略,中国电源发展将坚持优先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煤电、大力发展核电、积极推进新能源发电、适度发展天然气集中发电、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发电的方针。
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中国煤电基地煤电机组发电成本最低;核电发电成本其次,略低于负荷中心煤电机组发电成本;目前水电发电成本较低,考虑水电保护生态环境、安置移民等方面投资增加及输电费用提高等因素,水电成本接近或略高于负荷中心煤电成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天然气等发电成本远高于煤电、核电和水电。
中电联表示,今后要继续加快开发、尽早开发完毕开发程度较高的长江上游、乌江、南盘江红水河、黄河中上游及其北干流、湘西、闽浙赣和东北等7个水电基地,重点布局开发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怒江、黄河上游干流、雅鲁藏布江等水电基地。重视境外水电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开发缅甸伊江上游水电基地。到2015年全国常规水电装机预计达到2.84亿千瓦左右,水电开发程度达到71%左右,其中东部和中部水电基本开发完毕,西部水电开发程度在54%左右。到2020年全国水电装机预计达到3.3亿千瓦左右,全国水电开发程度为82%,其中西部水电开发程度达到67%。
同时,优化发展煤电要推行煤电一体化开发,加快建设大型煤电基地;鼓励发展热电联产;推进煤电绿色开发。以开发煤电基地为中心,重点建设山西、陕北、宁东、准格尔、鄂尔多斯、锡盟、呼盟、霍林河、宝清、哈密、准东、伊犁、淮南、彬长、陇东、贵州等16个大型煤电基地。规划2015年煤电装机达到9.33亿千瓦。规划2020年煤电装机达到11.6亿千瓦。
此外,规划2015年中国核电装机4294万千瓦,主要布局在沿海地区,2011年开工建设中国首个内陆核电,力争2015年投产首台机组;2020年达到9000万千瓦、力争达到1亿千瓦。
水电造成的环保问题多
环保部近期在处理一个水域因水电开发而造成的水污染问题,结果发现,由于水流减缓和富营养化,该水域"水白菜疯长,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水电开发还带来了移民后移,地质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其损失都十分巨大。
事实上,对于水电建设是否破坏环境的争论已经延续多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水电大坝建设就开始趋缓,到了1998年,世界水坝委员会经过两年集中调查之后发表了《水坝与发展》报告,提出水坝对于环境的破坏令人难以接受的结论。这份报告后来也成为了许多环保人士的共识。与此同时,水电的负面作用被反坝者夸大了,强大的反坝舆论,使得"十一五"规划中的水电工程,最终只完成了1/3。而此次水利部门提交1.63亿千瓦的新增目标更多的是要为"十一五"补课。
支持者表示,水库水质降低,绝不是水库本身污染了水体,而是水库对水体的要求高于河流。既然污染来自于岸上的排污,就不应当简单地认为是水电建设造成了河流污染,反而更能借此形成"倒逼"机制,严控流域中的排污现象,改善水质,因为,凡是建设了水库的地方,都不再容许有人想把河流当作下水道使用,任意排放污水。所谓的倒逼机制,譬如长江三峡淤积了大量小砾石,靠水库排沙系统是冲不掉的,会逐步堆积在水库里,为了保持库容,减少淤积,解决办法就只能是在上游再建一个水坝,最后一级一级地往上建,直到所有的河流都隔断,全部修建水库,这种下游倒逼上游建水库的机制,最后也无法解决问题。
著名环保人士于晓刚表示,尽管水电界宣称中国水电技术非常成熟,但泥沙淤积问题是水电无法解决的重大难题之一。
水质污染不仅仅来源于水体自净能力的降低,水库本身因生物腐烂也产生沼气污染,在某些热带国家,类似的水电污染排放并不亚于火电站。大坝对环境破坏的污染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库区水质,水电对库区的生物多样性、下游的湿地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而且由于库区居民被后移安置,不得不上山毁林开垦新田,更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水质污染、沼气排放、生态多样性危机、湿地消失、泥沙淤积、地震威胁等接踵而至的环保问题似乎已经足够将水电挤出清洁能源的行列。
环保声音无足够的权利
一直以来,我国的决策层对待水电的态度相当谨慎。早在2008年度国家提出4万亿振兴计划时,首批投资中电力行业核准投资逾千亿元,其中955亿元用于广东阳江核电工程和浙江秦山核电厂扩建工程。此外,国家投资40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电网完善和城市电网改造,而水电未被纳入其中。
而在2009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当天,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其中对"水电"并未着墨。此后在时任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的向巴平措等人大代表的建议下,修改后的政府工作报告表述调整为"积极发展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自此,我国的水电项目逐步升温。今年下半年以来,以金沙江龙开口和鲁地拉为代表的水坝工程陆续通过环评开工,而这两项工程曾在2009年6月被环保部强力叫停。当时环保部给出的理由是,这两项分别属于华能、华电集团的工程在没有经过环境影响评价的情况下,擅自进行大江截留,对金沙江中游生态影响较大。
这两项工程的重启意味着环保部原来的叫停动作被自己逆转。同时,同样因"未批先建"暂停多年的金安桥水电站也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核准。水电工程纷纷由"违规"转为"合法"。
今年8月,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中国承诺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15%的目标当中,有9%要靠水电,大大高于核能的4%,在可用的4亿千瓦水力资源中,有3.8亿千瓦必须得到开发。在能源中长期规划中应该突出水电的战略地位。而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对于水电也明确使用了"积极发展"一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大规模上马水电工程似乎已经不可避免。
在"十二五"期间,绝大多数水电工程都将会在西南流域上马。而另一方面,正是西南地区脆弱的生态、频发的地质灾害,使得几乎每个大型水电站的上马都面临着巨大的反对声浪。过去我们在地质条件最好的地方都兴建了水坝,而现在只能在地质条件最差、地震风险最大的西南山地来建水坝。环保人士表示,"尽管水利部门有足够大的权力影响决策,但如果他们使用漏洞百出的话语,最终还是要崩溃。"
碳排压力倒逼水电提速
有人认为,水电的发电量并非目前的太阳能、风能所能比拟。当初叫停了金沙江的工程,损失的电量相当于这几年的太阳能、风能项目都白建了。在减排压力下,现在也没有别的便宜能源可以代替水电。在我看来,是目光较为短浅缘故。因为,从发展角度来看,二者根本不具备可比性,何况,水电建设本身给多样化的生态以及社会民生造成的影响不可预期。
事实上,我们不仅仅需要解决能源硬件供应的问题,对于能源政策和管理为主的软件供应更值得重视。在德国和美国等国家的太阳能小区里,鼓励居民在家里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并给予资金支持,用不完的电力还能够上电网出售。但在我们国家,要将居民自产的电卖给供电方,这有可能吗?在供电政策方面,国家没有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居民利益进行很多的调整,更多的是受到水电企业利益左右。在软件建设方面我们存在巨大差距。
实际上能源应该是多方面供给的,而不应该由国家来认定,我们就集中发展水电或者核电,其他的解决办法都边缘化。这就造成我们在不断牺牲生态来换取能源。
虽然,在碳排压力下,对于能源供应一下子找不到方便的办法,这是增加水电项目的原因。但是,应当注意中国的环境问题是复合性的、高度综合性的,除气候变化外,还有别的问题。加上西南地区的地质与生态非常脆弱,绝不能掉以轻心。应充分考虑利弊与利益各方的意见,进行冷静客观的权衡,才能做出有远见的决策。
郑易生同时认为,能源政策是气候政策最重要的部分,并不是气候政策就等同于能源政策。更加全面的政策(包括环境、能源、其他资源、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政策综合)向可持续的增长方式的深刻转变才是根本出路。
要补偿"失去的五年"
中国水电开发将"加速跑",有望在未来十年装机容量翻一番。截至2009年底国家核准水电站有11座,仅占中国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中列举了重点开工的水电站的27.1%。按照初步规划,2015年中国水电发展目标3.10亿千瓦(抽水蓄能电站0.30亿千瓦),2020年3.80亿千瓦(抽水蓄能电站0.50亿千瓦)。而预计到2010年年底,中国水电装机容量仅为2.07亿千瓦,因水电站建设一般有五年左右的周期,因此,要实现2010年3.8亿千瓦装机容量目标,则意味着,"十二五"要实现新增0.73亿千瓦的水电投产目标,和0.7亿千瓦的开工目标。为实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5%的目标,中国将大幅提高非化石能源的发展规划目标。2009年,我国电力主要由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其比重公别为75%、22%、1%、2%。
由于风电受自然条件影响,其发电能力有限,最能有效提高非化石能源比例的是水电和核电,但核电已于2010年初制订了10年容量翻八倍的计划,各方面条件使得核电规模不可能再扩大,因此发展水电成了最后的选择。按消耗算下来,水电大约在2020年实现年供电1.3万亿千瓦,而2010年大约是6000亿千瓦。根据消耗电量与装机容量的转换,为实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15%的目标,2020年水电装机容量必须达到3.5亿千瓦。
按当前水电前期工作进展不容乐观,需要加大水电前期工作的力度。2009年中国水电构成为:抽水蓄能电站1454万千瓦,常规水电18225万千瓦,其中小水电5512万千瓦。根据目前在建水电站工程进度情况进行初步统计,预计2010年我国常规水电投产规模达到2.07亿千瓦。
虽然目前中国在建水电项目约5617万千瓦,约有5000万千瓦左右能在2015年前投产,届时中国水电将达到2.46亿千瓦,通过努力可达到"十一五"规划目标。但中国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中列举了重点开工的水电站有33座,装机容量7402.1万千瓦。截至2009年底国家核准水电站有11座,装机容量2003万千瓦,核准开工水电站个数占所列个数的比例仅为33.3%,装机容量所占比例仅为27.1%。
大多数专家表示,"十一五"水电发展的滞后引人担忧,水力作为中国的优势能源,存在被浪费的风险,我国水力资源总量居世界首位,理论蕴藏量为6.74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为5.42亿千瓦,经济可开发量为4.02亿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