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工业化基础,城镇化实乃“拔苗助长”
2010-12-17 11:13:45 来源:亚太博宇
"城镇化"将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亮点。有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城镇化率年均增加0.9个百分点,截至2009年底,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46.6%。而按这个速度,"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应该说是有把握的,而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将从一个乡村社会进入城市社会。但是,我国的"城镇化"实际上是大有水分的。在我国,"城镇化"仅仅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或者说是乡村人口在劳动年龄阶段向城镇转移。这种"城乡两栖、亦工亦农"的"农民工"身份和社会经济地位,与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是有相当的距离的。综合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验来看,城镇化的发展实际上是社会化、市场化的大生产发展的结果。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经济区和城市群的发展,与其经济的高速发展是相匹配的。如果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城市群的发展往往会滞后于经济发展。对于本地的和外来的"农民"而言,当他们的生产方式由传统农业转向社会化、市场化的大生产时,就会逐渐放弃原先的生活方式,完成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因此,才有"城镇化"的需求乃至市场。而如果政策反其道而行之,为追求"城镇化率"而先城镇化,再工业化,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无异是揠苗助长。没有可持续生计作为基础的城镇化恐怕会成为新的"大跃进"。其结果很可能是使本来可以实现小康的农民家庭沦落为城市贫民。中国社会确实需要城镇化,但不是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城镇化,也不是名义上以"城镇户籍"实则是以无可持续生计为代价的"贫民化"的"城镇化"。中国的城镇化应是以经济发展为大背景的,以就业和生计为先导的,以深度的社会结构变迁为目标的。这就需要一线城市以自己为原点和龙头向外扩张,开发出成片的日益富裕、繁荣的城市群落和经济区域――这才是中国城镇化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