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结构关乎调控成效
2010-04-02 10:38:52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2011年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统计中居住类权重将有所增加,食品类权重会有所下降,但是这并不表示会将房价直接纳入CPI核算。房价究竟应不应该成为CPI统计中的指标?随着房价的日益飙升,这已成为一个争议不断的话题。
近年来,广大消费者对CPI、PPI这类的统计数字早已耳熟能详,但是,对这些能够直接反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指标的信任度却越来越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消费者对自身生活的现实感受与CPI指标的一致程度差距太大。
“衣食住行”是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四大项,在当前中国的CPI篮子中,“食”占到接近三分之一的权重,而“住”的权重尽管近年来已得到不断提升,仍然仅占15%左右(扣除建房材料、水电燃料等居住类消费,房租和自有住房消费在CPI核算指标中权重仅为4.8%),显示出消费重头在权重分配上存在明显失衡。
纵观其他国家的CPI指标体系,如美国,居住类权数为42.6%、扣除“家庭设备”后居住类权数也达到38%,加拿大居住类权数为26.8%,都明显高于中国。而且,美国、加拿大等国把房地产既看作资本品又是消费品,通过合理估算剔除其资本品属性,以自有住房的消费成本来计入CPI(并非直接将购买住房一次性支出计入CPI),对中国来说,这种操作模式更有借鉴价值。当然,中国居民的房屋自主水平明显高于西方国家,以租金为主要统计要素的居住类CPI权重低于西方国家水平也属正常,但是以房贷利率作为虚拟租金体现自有住房的消费支出,在利率下调的背景下,却使得目前中国自有住房的消费支出被严重低估。
甚至在2009年,由于整体经济大环境的低迷,房地产租金呈现下降趋势,据统计,全国主要城市房租下降幅度达20%左右,出现房价迅速上涨、但居住类CPI却下降0.7%的怪异景象。这的确容易造成消费者对难以描述实际经济发展的CPI指数失去信任,进而将这种不信任推而广之到整个经济调控政策。
CPI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以本国国情为出发点,在商品和服务的具体分类上并不必然要与国际接轨,但理应参考各国消费者实际支出情况进行不断修正。近年来,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增加,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恩格尔系数都呈现下降趋势,消费者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不断减小,同时消费行为也在不断升级,滋生出更多对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作为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CPI指数不能真实反映居民的消费实际,反而会遮蔽物价水平、掩盖了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就无法全面衡量经济运行态势,从而影响政府的正确决策。只有科学地矫正CPI统计方法,使CPI更加贴近经济现实,才能够让统计指标真正反映居民消费行为,消除其可能对政策制定造成的扭曲。
尽管从当前的情况看,房价不太可能直接纳入CPI指标中,但是在CPI权重中,居住类的占比理应大幅提高。用房贷利率和房价加权数来代替单一房贷利率作为“虚拟租金”描述自有住房的消费成本,即使仍然会存在统计失真,但毕竟是一种进步,有利于缩小统计数据与经济现实、居民实际感受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