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勾勒中共“治国路线图”
2008-10-10 09:46:06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将于10月9日至12日召开。事实上,历届三中全会的重点在于讨论中长期的结构性改革措施,而非短期宏观调控政策。纵观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历史,历届三中全会都承担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使命,一些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决策,多是在三中全会上作出的……
三中全会体现中央领导施政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每届中央全会都很重要,通过全会凝聚共识,形成理论,部署战略和整体布局。而历届三中全会,则往往带有每届中央领导集体的烙印。可以说,要看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高明之处”,可通过观察三中全会的“出手”,来体现出本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施政特点。
之所以三中全会的议题大多锁定发展与改革,这是因为改革开放30年来,发展是中共兴国第一要务,是每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中心工作。而从30年来7个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与关键词的变化中,也可以看出中央对于中国经济现代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发展方式的认识在不断发展、不断深入、不断成熟,并进行着逐步演进与探索。
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三中全会都具有纲领性意义,分别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四个阶段,即改革的启动阶段、改革的展开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阶段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从“历届三中全会”这一视角纵向切入,可以简要勾勒出中共治国理政的思路图……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中共将召开另一个三中全会,推进改革开放。然而今天的改革复杂与艰难程度均超过当年。胡锦涛温家宝眼下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也远较当年复杂。酝酿中的推进农村改革议题,已是几经争论,而此次会议还将涉及宏观经济政策、金融政策等层面的棘手问题,因此“胡温”如何统一思想、推进改革,最终会交出怎样的答卷,均需拭目以待。
历届三中全会“护航”中国前行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22日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代的开始。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掀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在此后的六年间,即从1978年12月到1984年10月,中国的改革进入了启动阶段。这一阶段,改革的主战场是在农村。
在整个农村掀起了一股强大的农村体制改革的浪潮,也就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改革的同时,城市里的工商企业也进行了一些改革试点,即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在这一阶段整个体制还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导,而市场调节的部分刚刚开始萌生。
这一阶段的改革特点在于正逐步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探索一种全新的体制模式。
十二届三中全会:十二届三中全会于1984年10月20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次会议标志着改革开始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由此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第二阶段,即改革的展开阶段。
在此次全会前,中共有关方面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进行各种各样的调研和研讨。正是由于充分的准备、酝酿,在全会上作出了改革的决定。决定第一次明确地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不是计划经济,而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已是相当大的突破。
十三届三中全会:1988年9月26日~30日,十三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两个重要文件。
这次会议是在一个特殊时期召开的。当时,中国正处在新旧两种体制的转换时期,并因此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经济秩序混乱、物价上涨过快,并由此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为了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得以深入下去,这次会议确定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要求把今后一段时期的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这次会议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扫清了道路。
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1月11日~11月14日,十四届三中全会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评价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意义需先把时间回拨到1992年春天。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视察南方的谈话”带来了一次大的思想解放,当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即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断,并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则将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对于如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来进行改革,进行了全面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八个方面的改革内容,即企业改革、市场体系建设、宏观调控体系建设、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改革、农村改革、对外开放、科技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这八个方面可以归纳为“八柱”,支撑着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大厦。
这一决定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在我们看来,中国改革的第三阶段,即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阶段始于1992年10月,一直持续了10年时间,直到2002年10月,这一阶段的改革力度比较大,向纵深发展的势头也比较强劲。
十五届三中全会:十五届三中全会于1998年10月12日~14日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
在中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次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决定的形成,标志着中共对农村改革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自觉性更高了。
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11日~14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不仅是今后十年改革与发展的“蓝图”,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展示,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举措。被称之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又一座新的里程碑。
以十六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明确了国有制不等于公有制,混合所有制经济特别是股份制也是公有制,这是继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市场配置资源之后的第三次思想革命。同时,十六届三中全会还明确了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非公有经济都可以进入。提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从单纯的经济发展转向以人为本、全面、均衡的发展观,同时大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改革,这意味着中国改革或者说制度创新将进入全新阶段,即改革的第四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由此,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改革已拉开序幕,经济、社会及行政体制改革相互促进的态势开始形成。
十七届三中全会“受命于危难”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今日(10月9日)将在北京举行。为了开会这次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高层可以说是作了充分的思想和理论准备。前不久,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习近平、李克强等六位中央政治局常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考察了山东、天津、江苏、上海、广东、浙江等6个沿海省市,与此同时,商务部、银监会、国税总局等负责人也纷纷出动。调研地域之密集、时间之密集、高层人物之密集,引起诸多关注。此次密集调研是自6月13日中央及省市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之后,中央、国务院和各部门的一次集体大行动。而中央决策层如此高规格、高密度的视察调研经济领域,也是建国以来极不寻常的举动。
2008年以来,中国整体经济形势处于下滑状态,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地不少沿海城市的外向型企业,由于出口严重受阻、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都表现得很不景气,甚至最终停产。中央决策层此次密集调研主要就是为了摸底,真真切切地了解企业在想些什么,以便总结经验,寻求解决办法。中央高层的密集调研,一方面意味着中央决策层已经将外向型企业的困难计入政策考量之中,对经济下行的风险也有一定程度的担忧。另一方面,是为奥运后的经济工作进行梳理做准备,为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制订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作铺垫。
这次三中全会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而且30年前的改革开放浪潮就是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因此,虽然十一届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前后相差30年,而且本身是个巧合,但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这一次的全会还是被各方舆论寄予了密切的关注。
各方关注的焦点有两个:一是这次三中全会将具体讨论哪些与中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关的问题;二是这次三中全会将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将针对中国未来的改革开放之路出台哪些具有指向意义的政策。
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陷入“金融海啸”以及中国经济处于整体下滑的困局下,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是“临危受命”。届时,中共如何“一保一控”,用力如何均衡,都将是全球关注的议题。
三中全会体现中央领导施政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每届中央全会都很重要,通过全会凝聚共识,形成理论,部署战略和整体布局。而历届三中全会,则往往带有每届中央领导集体的烙印。可以说,要看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高明之处”,可通过观察三中全会的“出手”,来体现出本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施政特点。
之所以三中全会的议题大多锁定发展与改革,这是因为改革开放30年来,发展是中共兴国第一要务,是每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中心工作。而从30年来7个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与关键词的变化中,也可以看出中央对于中国经济现代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发展方式的认识在不断发展、不断深入、不断成熟,并进行着逐步演进与探索。
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三中全会都具有纲领性意义,分别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四个阶段,即改革的启动阶段、改革的展开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阶段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从“历届三中全会”这一视角纵向切入,可以简要勾勒出中共治国理政的思路图……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中共将召开另一个三中全会,推进改革开放。然而今天的改革复杂与艰难程度均超过当年。胡锦涛温家宝眼下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也远较当年复杂。酝酿中的推进农村改革议题,已是几经争论,而此次会议还将涉及宏观经济政策、金融政策等层面的棘手问题,因此“胡温”如何统一思想、推进改革,最终会交出怎样的答卷,均需拭目以待。
历届三中全会“护航”中国前行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22日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代的开始。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掀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在此后的六年间,即从1978年12月到1984年10月,中国的改革进入了启动阶段。这一阶段,改革的主战场是在农村。
在整个农村掀起了一股强大的农村体制改革的浪潮,也就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改革的同时,城市里的工商企业也进行了一些改革试点,即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在这一阶段整个体制还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导,而市场调节的部分刚刚开始萌生。
这一阶段的改革特点在于正逐步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探索一种全新的体制模式。
十二届三中全会:十二届三中全会于1984年10月20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次会议标志着改革开始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由此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第二阶段,即改革的展开阶段。
在此次全会前,中共有关方面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进行各种各样的调研和研讨。正是由于充分的准备、酝酿,在全会上作出了改革的决定。决定第一次明确地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不是计划经济,而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已是相当大的突破。
十三届三中全会:1988年9月26日~30日,十三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两个重要文件。
这次会议是在一个特殊时期召开的。当时,中国正处在新旧两种体制的转换时期,并因此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经济秩序混乱、物价上涨过快,并由此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为了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得以深入下去,这次会议确定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要求把今后一段时期的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这次会议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扫清了道路。
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1月11日~11月14日,十四届三中全会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评价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意义需先把时间回拨到1992年春天。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视察南方的谈话”带来了一次大的思想解放,当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即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断,并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则将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对于如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来进行改革,进行了全面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八个方面的改革内容,即企业改革、市场体系建设、宏观调控体系建设、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改革、农村改革、对外开放、科技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这八个方面可以归纳为“八柱”,支撑着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大厦。
这一决定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在我们看来,中国改革的第三阶段,即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阶段始于1992年10月,一直持续了10年时间,直到2002年10月,这一阶段的改革力度比较大,向纵深发展的势头也比较强劲。
十五届三中全会:十五届三中全会于1998年10月12日~14日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
在中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次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决定的形成,标志着中共对农村改革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自觉性更高了。
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11日~14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不仅是今后十年改革与发展的“蓝图”,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展示,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举措。被称之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又一座新的里程碑。
以十六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明确了国有制不等于公有制,混合所有制经济特别是股份制也是公有制,这是继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市场配置资源之后的第三次思想革命。同时,十六届三中全会还明确了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非公有经济都可以进入。提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从单纯的经济发展转向以人为本、全面、均衡的发展观,同时大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改革,这意味着中国改革或者说制度创新将进入全新阶段,即改革的第四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由此,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改革已拉开序幕,经济、社会及行政体制改革相互促进的态势开始形成。
十七届三中全会“受命于危难”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今日(10月9日)将在北京举行。为了开会这次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高层可以说是作了充分的思想和理论准备。前不久,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习近平、李克强等六位中央政治局常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考察了山东、天津、江苏、上海、广东、浙江等6个沿海省市,与此同时,商务部、银监会、国税总局等负责人也纷纷出动。调研地域之密集、时间之密集、高层人物之密集,引起诸多关注。此次密集调研是自6月13日中央及省市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之后,中央、国务院和各部门的一次集体大行动。而中央决策层如此高规格、高密度的视察调研经济领域,也是建国以来极不寻常的举动。
2008年以来,中国整体经济形势处于下滑状态,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地不少沿海城市的外向型企业,由于出口严重受阻、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都表现得很不景气,甚至最终停产。中央决策层此次密集调研主要就是为了摸底,真真切切地了解企业在想些什么,以便总结经验,寻求解决办法。中央高层的密集调研,一方面意味着中央决策层已经将外向型企业的困难计入政策考量之中,对经济下行的风险也有一定程度的担忧。另一方面,是为奥运后的经济工作进行梳理做准备,为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制订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作铺垫。
这次三中全会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而且30年前的改革开放浪潮就是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因此,虽然十一届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前后相差30年,而且本身是个巧合,但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这一次的全会还是被各方舆论寄予了密切的关注。
各方关注的焦点有两个:一是这次三中全会将具体讨论哪些与中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关的问题;二是这次三中全会将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将针对中国未来的改革开放之路出台哪些具有指向意义的政策。
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陷入“金融海啸”以及中国经济处于整体下滑的困局下,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是“临危受命”。届时,中共如何“一保一控”,用力如何均衡,都将是全球关注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