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天地事件暴露大陆对台工作软肋
2007-09-14 09:31:30
本月初爆发的北京“新光天地”商业纠纷开始升级,有消息称,胡锦涛已经亲自关切本案处理情况,并要求相关主管部门应协助双方解决纷争,避免对经贸交流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此外,中共国台办严厉批评北京市台办工作不力,影响太坏,这也许让北京市领导的心情大坏……
胡锦涛直接过问新光天地事件
9月初,台湾新光三越百货与北京华联集团双方股东出现的纷争。华联派驻董事会的成员向警方举报新光派驻的管理团队成员涉嫌贪污受贿,要求撤换现有台籍的管理团队,新光集团则向国台办、北京市台办提出申诉,但台办系统认为这是企业内部行为,双方合资企业应依法处理。
5日,针对北京“新光天地”事件,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发言人杨毅曾表示,这是一起商业纠纷。他批评台湾当局有人就此事大肆炒作,企图挑起两岸民众对立,为其台独分裂活动服务。
6日,现任台湾商业总会理事长兼海峡两岸商务协调会会长的金鼎企业集团总裁张平沼拜会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并会讨论有关新光集团投资新光天地的纠纷问题,希望能够圆满解决两岸间的投资纠纷。
9日,大陆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率团出访澳洲参加APEC峰会返回北京后,即曾亲自过问此事的处理进度,也责成主管部门依法处理,尽速协调双方解决这项经济纠纷。
11日下午,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北京会见出席“京台科技论坛”的台商领袖时透露,新光天地的纠纷正在协调解决,合资双方会坐下来商谈处理,他相信这项经济纠纷“一定会圆满解决”。
12日凌晨3时,北京新光天地事件双方向媒体公布共同声明,北京华联集团对事件的发生表示歉意,台湾新光三越派任的干部逐步恢复上班,双方将继续协商以妥善处理争议。
事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台湾最早赴大陆开设百货公司的是太平洋百货,当时挟着太平洋SOGO的成功经验,先在上海落地壮大,但这些台商百货的规模大都只有二万到六万平米,比不上北京新光天地这种十八万平米的庞大。与上海最有名的恒隆广场相比,这种港式购物中心只锁定高消费客层,平日卖场人气不旺,不像新光天地左拥世界精品卖场,右抱全家客层的百货公司。大而美的复合式卖场正是台湾最足以自豪的成功经验,也是新光三越在开出台中、台南、台北信义新天地这些万坪豪华大店后,再上层楼,倾全力把最好的都往北京新光天地里放。
在大陆零售业界的眼里,北京新光天地不但是北京第一,也是全中国第一,所有卖场都以新光天地为竞争学习标的。据成,当初面对这场纷争时,在新光天地里设摊台商个个噤若寒蝉,都不愿表达意见,他们主要担心善于经营百货业的新光离开后,商场生意将大受影响。目前在新光天地,包括鼎泰丰、一茶一座等知名台资企业至少超过200家。此外,该事件不仅惊动台湾,因新光有日本大股东,日本业界也同样关注。日本三大百货公司,多年来谨慎观察,并未投资大陆。
大陆涉台部门危机攻关能力有待加强
从事件的全过程看,最后事件完全是在胡锦涛和吴仪的直接过问下得到解决的。这个起初被国台办定性为一起“商业纠纷”的事件这种还是以“非商业”的方式解决了。这本身就令国台办“脸上无光”。
其次,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及市长王岐山得知后非常生气更觉“脸上无光”。据悉,北京市委与国台办批评市台办两点:一、对中资方的对台教育不足;二、跟台商的接触不足。据称华联方面在事件闹大后,最担心中央怪罪下来,态度转趋低调。
11下午,中共国台办常务副主任郑立中参加京台论坛开幕式,同一时间,新光与华联正进行协商;郑立中致辞最后意所有指地说,尽管月有阴晴圆缺,但中秋时分,仍是一轮漂亮明月。
新光与华联爆发商业纠纷,华联使出粗暴扣人手段,几乎让大陆涉台部门几年来的保护台商努力毁于一旦。事件爆发后,台湾经济部长陈瑞隆就呼吁台商要重视此次事件,尽速将资金回流台湾。
尤其在目前两岸局势处于微妙的时期,“新光天地”事件对台商、大陆国有企业以及中共涉台部门三方是很好的启发,可从中学到经验和教训。
首先,华联自以为握有对方“贪污”和“利益输送”证据,就能不经法律途径,采取强势手段,撤换“新光天地”的台籍干部,还动用私人关系把新光天地总经理吴昕达“请”下飞机。这种粗暴手法不仅造成北京中央、北京市委对华联的不满,更引发台商的震惊和不安。
对新光和台商来说,由此事件更得到重要教训和经验。台商未来计划到大陆投资时,必须先了解大陆社会的做事方法和规则,同时做好“风险评估”。最重要的是,一切要“依法行事”,不要自以为有良好政商关系就“便宜行事”。
而作为保护台商的主要部门中共国台办,虽在新光事件出力甚多,但在事件爆发初期采取沉默和低调作法,在事件扩大时未能立即出面灭火,导致外界对大陆投资环境的负面看法,危机处理能力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