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制度是提升黄金周效益的重要保障
2005-10-11 10:04:37
自实行黄金周制度以来,自主选择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黄金周的综合效果也越来越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旅游局的统计结果,15个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总量达到11.8亿人次,旅游收入4755亿元。其中6个“十一”黄金周中全国出游人数平均增长率达到13.16%,旅游收入平均增长率达到15.02%;与2000年“十一”相比,2005年“十一”黄金周出游人数增长了近2倍,旅游收入增长了2倍多……
黄金周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10月8日,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发布《2005年“十一”黄金周旅游统计报告》。
根据统计,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1.11亿人次,比2004年增长10.5%;实现旅游收入463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16.6%;旅游者人均花费支出415元。其中,民航客运收入24.5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32.4%;铁路客运收入12.3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7.9%;39个重点旅游城市实现旅游收入210亿元;其他旅游城市和景区实现旅游收入216亿元。北京、天津39个重点旅游城市,“十一”黄金周期间共接待游客4632万人次,其中过夜旅游者(口径同上)为1129万人次,一日游游客为3503万人次,比2004年同期均有增长。116个旅游景区(点),共接待1443.35万人次,门票收入5.18亿元。39个重点旅游城市监测的186家商业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46.86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17.3%;监测的173家餐饮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3.35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20.4%。
黄金周制度的实践表明,黄金周制度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公众假期,黄金周制度是有效缓解现代人工作压力,保障人民休息权利的重要措施;作为覆盖全体公民的假期,黄金周制度是增加亲朋好友交流与沟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的重要机会;作为旅游的基本条件,黄金周制度是满足人民群众旅游需求所必需的时间保障。因此,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的现阶段,黄金周制度不仅是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之所需,更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保证,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标志。
同时,黄金周制度已经成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新“亮点”。15个黄金周以来,旅游成为人们假日生活的主旋律,以旅游为代表的“假日经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黄金周制度的实施,极大地刺激了消费需求的增长,促进了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成为繁荣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新渠道,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成为假日经济的新引擎。据统计,2004年三个黄金周的旅游收入为1077亿元,分别占当年全国旅游总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的15.75%和22.86%。与此同时,假日旅游的兴旺,还有力地带动了民航、铁路、交通、商业、文化、体育、餐饮、保险、通讯等产业的共同发展。实践证明,包括房地产、信息咨询等在内的众多行业,已经越来越多地将黄金周视为不可多得的“商机”,并为此而精心准备,努力抢抓假日市场。
黄金周旅游的制度性缺陷
经过15个黄金周旅游的实践,旅游产品不断丰富,保障条件显著改善,旅游者的理性程度逐步提高,旅游经营者的应对经验更加丰富,各级假日旅游协调机构的驾驭能力的不断增强,加之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在市场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黄金周旅游实现“安全、秩序、质量、效益”的情况也越来越好。
但是,黄金周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比如,交通和景区的供需矛盾还将长期存在,旅游服务质量还需提升等。其中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态旅游反成“生态劫”
随着黄金周游人猛增,更多人开始看中“黄金周”这个商机,在利益驱动下,一些景区的管理者把自然生态资源过度开发,掠夺经营,致使不少“天地精华”在推土机、排污管和游人的合力摧残下消亡。于是不少富有盛名的生态旅游演变成“生态劫”。许多生态景区重开发、轻管理、欠保护,使景区自然生态环境在高负荷的人流压力下遭遇灭顶之灾。
文博旅游导致“文化劫”
文博旅游专线近年来方兴未艾,上海、南京等地的博物馆由于收藏了众多国宝级文物而成为旅游热点。然而,有不少博物馆反映,“黄金周”给博物馆带来巨大的文物保护压力。文保专家们表示,集中的参观人流与文物保护较高的环境要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黄金周无异于给文化遗产带来了一场“劫难”。
“游客劫”花钱买罪受
尽管人们对于“黄金周”出游的态度趋向理性,但巨大的人流和景区与有限的接待、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仍然使“黄金周”旅游成为“花钱买罪受”的“鸡肋”。“黄金周”旅游是典型的“卖方市场”,游客付出比平时更高的代价,获取的却是质量打折的服务。
黄金周成了“劳动劫”
“黄金周”原本是安排人们旅游、休闲、娱乐的节日,但是自“黄金周”制度实施以来,对于交通、运输、服务等特殊行业的劳动者来说,“黄金周”不仅不能休息,劳动量还是平时的好几倍,“五·一”劳动节在他们眼里成了“劳动劫”。在“黄金周”期间高强度工作的人为数众多,特别是公交、长途客车司机,餐饮、百货行业的服务员等等,很多人表示“想不干也不行,而且节后也很少能调休。”
公共资源配置大失衡
以上几大“劫难”是有目共睹的表面现象。专家分析,黄金周最大的负面影响是人为制造了集中消费的旅游模式,使交通运输、旅游设施、风景区、文化遗产地的生态环境都处于危险的临界状态,超负荷运转带来的是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边际效益递减。
专家表示,整齐划一的休假制度,形成了集中式的消费,服务业供求矛盾更加突出,而旅游的发展与基础设施产业、商品生产产业、环保产业、文化产业等紧密相连,如果没有其它产业的发展,旅游业只能是“一枝独秀”。于是,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水平低下、信息渠道不畅、市场秩序混乱、安全隐患多、生态破坏加剧、人口文化道德素质不高等问题普遍存在。
黄金周是否在为他国作“嫁衣”
与国内火热的旅游气氛相对应的,是中国游客在黄金周期间在国外大手消费。作为刺激内需制度设计的黄金周,也可能正在给一些国家疲弱的经济注入逐步增强的动力。甚至,一些国家将中国游客看作中国最好的出口--可以带来大量消费,而不会产生逆差。
在这个被中国政府定义为“黄金周”的旅行假期里,成千上万的中国游客正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旅游景点,他们涌向伦敦的大笨钟、阿姆斯特丹的风车以及泰国普吉岛的黄金海岸。继1970年代的阿拉伯石油商人,1980、1990年代的日本人和韩国人之后,携带大量金钱出行、出手豪绰的中国人成了新的猎食对象。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已经有76个,到年底将会增加到100个。自从1997年中国政府发布关于出境游的专门法规之后,井喷式的中国出境游已经成为国际旅游业内最热衷的话题。2004年,中国公民出境总人数达2885万人次,比2003年增长43%。从2003年开始,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大客源国,世界第七大客源输出国。
AC尼尔森与世界免税协会不久前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游客境外旅游的平均购物花费高达987美元,居全球之最。前往欧洲旅游的中国消费者购物花费更是平均高达1781美元。强大的消费能力,使得中国旅客成为欧洲和亚洲其他国家争抢的对象。
日渐旺盛的出境游可能导致中国国内的旅游收入相应减少。据携程旅行网调查显示,东南亚海岛以32.5%的比例成为国庆出境游的首选地,而其中45%的游客表示选择休闲海岛之旅是为了避开国内黄金周的人满为患。这也是许多年轻人选择澳大利亚的理由,因为中国大多数的知名景区在这个7天的假期内几乎都不堪重负。
根据国际旅游组织的报告,2004年中国居民出境游花了160亿美元,而截至2005年五一的14个黄金周的旅游收入是4292亿元人民币。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9月中旬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研究报告》警告说,中国出境旅游花费已经超过入境旅游收入,中国国际旅游业已经整体沦为花汇产业。在未来十年内,中国国际旅游逆差将达到700亿美元的水平。
由此可以看出,出境游高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黄金周制度性的问题。有人以旅游供需紧张为由建议取消黄金周,甚至有的建议以“带薪休假”取代黄金周。不过根据调查显示,64%的被调查者认为,黄金周制度利大于弊。此外,黄金周制度已经成为了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此,全国假日办认为,目前我国仍应继续坚持黄金周制度。
目前黄金周的供需矛盾主要集中在交通和景区两个环节。民航、铁路、公路在黄金周旅客出行和返程时段,供需矛盾突出,仍是制约黄金周旅游的“瓶颈”。只有这些基本问题得到解决,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中国国际旅游逆差的局面,才能真正实现黄金周的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