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平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策略
2005-10-10 10:05:09
10月8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全会研究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次五年规划,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十一五”规划强调科学发展观
“十一五”规划的主旨,强调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而规划的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切实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等将成为“十一五”规划的“着力点”。
早在“八五”期间,我国就提出了“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九五”计划更是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对于这个问题,时间跨越了十几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渐行渐近。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处于新一轮上升周期,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剧的今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是建立包括政绩考核机制、财税体制在内的有效的体制机制,以往“唯GDP是从”的发展路径将被彻底转变。
据了解,为扭转中国由东向西分梯度非均衡的发展战略,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提出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建立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的长效机制。在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前有专家建议说,国家安排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应充分考虑各区域的比较优势,逐步将西部地区建成国家能源、矿产资源主要接替区,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建立重要装备工业基地,将中部地区建成重要物流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东部沿海地区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准入门槛,促进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为此,“中央可能引入功能区概念,重新划分经济区域版图,分类指导和调控各地区发展,避免宏观调控中的‘一刀切’现象。”有参与《建议》草案研讨的专家在会表示。
相对于“十五”计划中强调“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 “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是根据中央要求,直接提出了要突出“以人为本”这一主线,进一步体现市场化的要求、全球化的视野,使这一中长期规划更具前瞻性、战略性和导向性。
权威专家表示,“十一五”规划与以往的五年计划相比,有几个明显的特点,直接体现着新时期的规划新风。
一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的时代背景下,名称从“计划”改成了“规划”,其实施期限是从2006年到2010年,甚至不仅仅是事关未来五年。
二是“十一五”规划将更加亲近民生。
三是新的五年规划建议,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同时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强调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
四是“改革规划”将成为“十一五”规划建议稿中的重要内容。
五是在规划时间上也更加灵活。“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规划期,以五年为主,同时展望到2020年。科技、教育、能源、交通、水资源、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城镇化等可以规划到2020年,今后可以滚动修订。有些领域的专项规划,可以根据完成任务的需要确定规划期,如三年、四年等。
构建和谐社会是最终目标
针对此次会议的召开,分析人士说,在追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的政策取向将关注增长的均衡、机会的均等和社会的公平,避免出现穷人依旧贫穷甚至更穷,富人则更富的不利局面。
在“九五”和“十五”期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让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超过8%。2004年,中国提前实现了“十五”规划确定的GDP总量12.5万亿元和人均GDP9400元的目标。
然而,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社会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衡,特别是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明显。从世界范围看,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的一段时期是社会矛盾易激化、易出现反复的时期。未来五年,中国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
分析人士说,具有市场经济特征的激励机制造成了国民的收入不均,然而,政府的政策偏向以及政府缺乏政策则加剧了收入的不均程度。
中国目前的城乡差距不仅使众多的农业人口沦为贫困群体,同时也使城镇居民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十五”期间,全国GDP年均增长8.6%,但在工业领域,高增长的同时就业增长步伐却十分缓慢,就业增长率仅为0.7%,2004年甚至首次出现负增长。
观察家们说,在中国的城镇和农村,已同时出现“穷人”阶层。
迅速扩大的贫富差距有可能危及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据统计测算,“十五”期间中国各类社会案件数量急速上升,诉讼金额占GDP的7%左右。1986年以来,中国治安案件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10%。
针对严峻的形势,中国在“十五”后期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3月面对数百名中外记者,还曾援引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穷人的经济学”理论,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注脚解读。
区域平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策略
分析员认为,在“十一五”规划中如何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之中,蕴含了两个层面的指导思想。
第一个层面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更加注重人民生活和群众利益问题、扩大就业、实现公平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这些都是直接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措施,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将无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保障。
但是,从长远来看,如果离开经济的发展,单纯解决以上问题难免会治标不治本。为此,构建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讲还是要实现经济的平衡发展。针对中国人口众多,幅员广阔以及地区间发展现状差异大的事实,要在短期内实现全国经济平衡发展是不现实和不科学的。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为代表的经济区,并且显示了其对区域内及周边经济的带动作用。为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观,按照地区优势重新规划区域经济版图,进而实现区域内以及区域间的平衡发展,无疑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也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缩小贫富差距的有效手段。这正是“十一五”规划中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的第二个层面。
“十一五”总体规划将在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因地制宜地指明不同区域发展的方向和调控原则。具体的原则是,对发展条件较好的重点开发区域,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发展环境,引导经济和人口向这些区域转移。对开发密度较高、应该进行优化整合的区域,要加强对其空间开发的指导与协调,限制盲目开发;对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比较脆弱的区域,要对开发建设活动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调控。
这一原则被人比喻成切“蛋糕”,以前的“蛋糕”是切得快,现在要向切优、切深转变。在这种新的切“蛋糕”手法下,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被先行切出。而一向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双引擎”之一的珠三角地区则在这次规划中受到“冷落”。
9月中旬,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透露说,在即将出台的国家“十一五”规划中,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成渝地区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将成为区域规划的重点关照对象。将成渝地区列入“十一五”规划,是加快西部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一步。
专家表示,区域差距的表象为市场化发展程度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而深层的问题是发展方法和原则上的差异。至于为何突出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周立群认为,率先改革的地区聚合了更多资源和要素,而次发达地区则因市场资源的配置差异而发展缓慢。如果这种不协调的现象持续下去,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制约。中央率先启动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规划试点正是要对区域资源重新配置。
我们知道,一个区域的发展已不再是该区域本身的问题,更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出现了区域差距逐渐扩大的现象,不断拉大的区域差距将影响未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家正在积极探索造成区域差距的原因,并在寻找缩小区域差距的对策,而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选择正是受此影响。
由于各地方以前在做规划时存在“纸上划划、墙上挂挂”的问题,各地在封闭的行政体系中进行规划,中央出台的规划政策很难落到实处。以区域经济发展为重心的区域规划如何与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布局、与全面建设小康和建设和谐社会对接协调起来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从现实情况看,行政区划利益格局加剧了区际竞争,这种竞争一方面促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存在区域产业雷同、重复布局等新问题,有着内在联系的区际产业联系出现断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