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因素”将如何影响今年美国大选?
2004-04-06 10:41:30 来源:亚太博宇
种种迹象显示,今年的美国大选外交政策将占据重要的份量,并对世界格局造成重大冲击。对于中美关系未来走向,更为直接的问题是:“中国因素”将在今年美国大选中占据什么位置?抑或“中国因素”将如何影响今年美国大选?克里一旦上台,在中美关系上可能做哪些调整?……
由于过去四年布什政府单边主义和伊拉克战争对世界格局造成重大冲击,以及布什和克里两人在背景和理念方面的截然不同,欧美政治分析家们普遍认为,今年的美国大选将成为越战后首次外交政策占据重要份量的大选。
然而,对关心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人们来说,在外交政策框架下,更直接的问题是:“中国因素”将在今年美国大选中占据什么位置?抑或“中国因素”将如何影响今年美国大选?克里一旦上台,中美关系可能做哪些调整?
在过去15年里,“中国因素”曾经三次在美国大选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甚至由此影响了其后的美国对华政策。即:1980年里根当选、1992年克林顿当选和2000年小布什上台。
1980年大选时,共和党候选人里根曾严厉指责卡特政府与台湾断绝官方关系;1992年,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抓住北京天安门事件和首次波斯湾战争,批评老布什“向巴格达和北京磕头”;四年前,小布什则推翻了克林顿与中国建立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并将中国称为“战略竞争者”。
上述三次大选中里根、克林顿和布什在竞选阶段向其对手发出的挑战,相当程度上都导致了大选后中美关系的激烈波动。
目前,民主党候选人克里的外交政策虽尚未清晰,但除了在跨大西洋关系方面的一些表述外,他在两岸关系方面也已有了一些初步表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赞同以“一国两制”解决两岸问题。
问题是,目前尚无法准确区分这究竟是克里在大选初步阶段的“选举语言”,还是他未来对华政策的雏形。分析家们目前依据的,只是一些可以帮助解读克里内在思维逻辑的背景材料,比如他近年在台湾和对华人权和贸易问题上的表态或举动。
从选战策略上看,既然外交政策将是此次大选的重头戏之一,克里为了在围绕外交政策的争论中获胜,必然将对布什的外交政策提出指责。在这一框架下,中国问题也必将成为克里可以利用的武器之一。在这方面,克里可能在人权问题上再次举起大旗,其中包括香港民主化问题。
美国国内有中国问题专家认为,克里在中国问题上对布什的指责,将分几个侧面展开:
第一、中美安全问题。这一问题是布什上台后中美矛盾焦点之一,但在观察克里和布什的选战中,必须考虑两个因素。
一是布什执政后期,在对华政策方面已经作了相当程度的调整,逐渐远离了上台伊始将中国看成“战略竞争者”和“不安定因素”的政策,并开始在一系列问题上与中国合作。
二是布什的这一策略调整,客观上与克里的多极世界价值观相吻合。从克里去年开始的三次有关外交关系的讲话中,克里都没有将中国因素作为全球矛盾的根源之一或解决途径。
因此可以预见,克里在选战中将会把矛头指向布什的策略改变过程,抑或初期的决策错误,亦即指责布什“在犯了错误之后才改过来”,而不会根本扭转布什政府后期与中国合作的策略,也不会提出将中国视为“不稳定因素”和“竞争者”之类的理论。
第二、台湾问题。有专家认为,克里在台湾问题上的影响力素来有限;而从其本人的立场来看,以前克里曾经在协防台湾问题时投过反对票。因此可以预见,克里不太可能指责布什对台湾支持不够;相反倒有可能延续上述第一点的策略,对布什的早期台湾政策及后期的政策改变发起攻击。
第三、人权问题。以克里的背景来看,人权问题是他的长项,也正好是克里在一系列与中国有关问题上,终于可以提出与布什有所不同见解的地方。由此可以推断,克里在大选中一定不会放弃人权这块阵地,其中包括利用香港的民主化问题作文章;中国由此也将面临在包括香港民主化在内的人权问题上来自克里的压力。
第四、自由贸易。欧洲国家已经有人担心克里在倡导多极外交的同时,是个极端的贸易保护注意者。但这只是选战初期的现象;随着克里被正式确定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已经流露出将从原有立场后退的意思。
综合分析来看,与上述三次美国大选相比,克里应该不会将“中国因素”发挥到当年里根、克林顿和布什那样登峰造极的地步。无论是大选期间还是一旦上台之后,克里应该不会在国际安全问题上与中国作对,在朝核问题上也仍将维持与中国的现有合作关系。虽然出于选举策略的考虑,中国将面临来自克里的重大压力,但一旦克里上台如何动作,目前预言尚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