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经济实力和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状况分析
2010-08-26 15:25:04 来源:湖北省统计局
党的“十六大”将“大力推进我国信息化”作为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软件产业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是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为了解武汉市软件业现状,根据国家和省统计局的统一部署,2002年我们对176家软件开发单位进行了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对武汉市软件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前景作一简要分析。
一、软件业现状
武汉市软件业近几年来取得一定发展。2002年,我们调查的176家软件企业共完成销售额(指本企业自主开发的软件)4.17亿元,从业人员7017人。其中,有9户企业的软件年销售额达到千万元以上,武汉维豪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软件销售额为5119万元,武汉华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为3566万元,武汉天喻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为3200万元。其特点是:
1、软件单位以私营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居多。在调查的176家软件单位中,私营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占72.2%,达127家;其中,私营企业71家,占调查总数的40.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7家,外商投资20家,分别占调查总数的4%和11.4%。
2、科技活动经费以企业自筹为主。软件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作保障。从调查中可以看到,176家软件企业共筹集科技活动经费37750.8万元,其中,企业自筹27845.2万元,占73.8%,金融机构贷款5053万元,占13.4%,来自政府部门的资金2328万元,占6.2%,来自国外的资金635.9万元,占1.7%。
3、企业独立研发能力较强。176家软件企业开展科技活动项目345项(立项经费在5万元及以上的项目),其中,由企业自己独立完成的项目有291项,占84.3%;与国外机构合作完成的项目有11项,与国内高校合作20项,与国内其他企业合作12项,分别占项目总数的3.2%、5.8%和3.5%。
4、软件从业人员素质较高。176家软件企业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有4270人,占全部人员的60.9%;在科技活动人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含取得高中级技术职称)4035人,占科技活动人员的94.5%;而同期武汉市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含取得高中级技术职称)占其科技活动人员的64.6%。
5、行业集中度较高。排名前10位的软件企业共完成软件销售额2.55亿元,占176家软件企业销售额的61%。
二、软件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少过硬的龙头企业。目前,武汉市无一家软件企业进入全国软件百强。去年信息产业部依据《2001年我国软件产业统计年报》数据排出《2002年我国软件产业前100家企业》名单,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60.4亿元的“软件产品收入”和“计算机服务收入”两项指标之和遥遥领先,排在了软件百强的第1位;排在第100位的企业其软件与计算机服务收入为9000多万元。然而武汉市竟无一家软件企业进入百强,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沈阳均榜上有名,上海有14家,广州8家,杭州9家,南京6家,沈阳1家。
二是缺少过硬的拳头产品。武汉市的软件产品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低端,缺少含有高附加值的通用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基本上以应用软件为主,市场占有份额较小。同时,软件出口能力更显弱小。176家软件企业2002年软件出口额为2488.9万元,占软件销售总额的6%,有出口业务的企业仅10家,占调查总数的5.7%。
三是缺少懂经营善管理的软件带头人。
在调查中发现,武汉市软件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平均每一企业从业人员40人,百人以上企业12家,50?100人的企业36家,分别占调查总数的6.8%和20.5%;50人以下的企业128家,占72.7%;软件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没有。这些企业的骨干力量大多数是接受高等教育相关专业的高技术软件人才,但既懂技术、又懂行业知识和经营管理的人才明显不足。
三、武汉市软件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
首先,国家对软件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近几年,国家为积极推动扶植国内软件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00年国务院出台《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去年12月国务院信息办又发布了《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党的“十六大”又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针,促进传统行业、骨干企业在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中积极采用信息技术。这些政策、方针的出台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其次,巨大的市场需求。信息化建设为软件企业的发展创造了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方兴未艾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教务以及金融、保险、交通、旅游、制造业等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软件企业提供信息装备和服务。软件已成为企业管理、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控制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商业竞争的有力工具。
第三,我国加入WTO后,为软件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国际机遇,不仅为我国软件产品进入世界创造平等的关税环境,同时还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创造了条件。
四、武汉市软件业发展的优势
1、尽管武汉市软件企业总量偏小,但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工艺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信息安全保密软件、多媒体教育软件等方面在国内具有明显优势。如武汉开目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软件,在其应用领域的用户数和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2、武汉市拥有华中、华软和天喻三个软件园,其中华中软件园承担了发展华中软件孵化器的任务。这是一家专业型软件孵化器,它的设立为软件创业、加速软件开发创新和成果转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为武汉市软件园的发展提供后续支撑。另外,武汉市还拥有10家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企业,50多家软件企业通过2001年“双软”(软件企业认定和软件产品登记)认定;2002年武汉正太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适普软件有限公司通过了国际CMM(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认证,从而成为武汉市乃至湖北省首批、也是我国空间地理信息产业中首批通过CMM2认证的软件企业,至此,武汉市的软件业向国际化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这些企业都将对武汉市软件业的发展起到骨干带头作用。
3、得天独厚的人才和科研优势。软件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动力来自人力资源。武汉市高校密集,2002年武汉市拥有普通高校47所,在校生39.1万元,其高校数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在35所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中,武汉市占有2所,他们是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武汉市还拥有县以上部门属研究与开发机构107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0792人,他们将对武汉市软件业的发展提供有效资源。
4、一批重点项目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增添了后劲。在345个项目中,有41项列入国家和地方科技项目,这些项目共投资4964.5万元,其中政府投资934万元,这些项目涉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据库管理系统、医疗、教育、税务、制造业信息化等方面,技术含量高,市场应用前景良好,使企业得以持续发展。
五、加快武汉市软件业发展的建议
1、提高认识。与传统工业相比,软件企业的最大特点是投资相对较小,其最大资本主要是人力投资,一旦研发成功,其再生产成本会非常低,这些特点使得软件企业的回报率远远高于一般的产品制造业。2002年176家软件企业年人均创利2.1万元,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人均创利1.2万元高出9千元。此外,软件产业还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软件应用可同任何一个传统产业相结合,使传统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2、努力营造软件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近几年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沈阳等城市软件产业发展迅速,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政策。据悉,北京从今年起将率先取消软件企业年审和“双软认定”等多项收费;杭州根据出口创汇的数量给予奖励,如出口100万美元,财政奖10万美元,500万美元奖20万美元;沈阳为鼓励软件业的发展,出台的优惠政策创全国之举。如:入住孵化器的软件企业,3年内可享受免交办公用房租金,免缴水电费、采暖费,免费提供1台计算机的优惠政策;软件企业(含在孵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按“五免五减半”标准用于奖励有关软件企业;对获得软件及相关专业博士(或博士后)学位并在本市领办软件企业的高级人才,一次性提供20万元人民币的创业资助。鼓励软件出口型企业通过系列质量保证体系和CMM认证。凡通过CMM2级以上认定企业(含2级),每过一级一次性奖励50万元人民币。武汉市也应出台相关政策,从资金、税收等方面为软件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3、引导企业选准发展方向。企业如何发展,朝什么方向发展,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印度的成功,归功于他选准了适应本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方向。印度根据本国软件人才相对丰富、成本低廉等特点,选择了门槛低而市场潜力大的软件产品出口加工为切入点,成功地进入了发达国家市场。2001年印度软件出口收入77.8亿美元,而我国仅7.2亿美元,不到印度的10%。根据武汉市软件企业现状,要加快其发展步伐,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用立业”,充分发挥小企业机制灵活的特点,对那些市场前景好、且已拥有的项目(如接受外单位委托的项目有91项)力求做好,服务到位,做出信誉,进而做强;对那些已具备一定规模和品牌优势的骨干企业,政府要大力扶持,并加大投入,使其做强做大,力争尽早进入全国软件百强之列。
4、在加大对国内外知名软件公司和高级人才吸引力度的同时,要积极鼓励倡导本地其他行业的优秀企业及企业家关心和支持软件业的成长,发挥其在资金能力和开拓市场能力的优势,找好与软件业结合的切入点,在合作中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