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发改委成为被敬畏的主角

2013-08-14 11:32:01    来源:兰瑞环球


在今年,国家发改委被聚焦,不是因为"吻"增长背后的审批大权,而是在反垄断一事上的接连亮剑。

算一算,加上8月13日曝出的对进口汽车展开价格调查,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已经有四宗反垄断调查,包括对面板、奶粉以及黄金饰品。而且,医药领域也有可能成为国家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对象,这一点在业界似乎不难达成共识。

《反垄断法》问世五年了,今年突然大热,有点像楚庄王,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也有点像贾岛笔下的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大风总是起于青萍之末。

因为新一届政府在力推简政放权,作为审批权的大户,国家发改委自然需要在这方面做出表率。6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一批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其中取消行政审批项目14项,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12项,总共26项。

这当然只是国家发改委审批清单上的一小部分。但即使是国家发改委的一小步,也是社会的一大步。取消和下放一些审批权限,市场松了一口气,国家发改委的工作人员也应该是松了一口气,至少不用天天加班加点还不被人理解。

总之,一贯以审批见长的国家发改委,不声不响地甩起了反垄断的长袖,无论是迫于情势,还是顺势而为,都是在寻求着自己的新定位。或者是说,寻求自己的存在感,证明自己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不仅仅只是在投资审批,也可以表现在反垄断调查上。

中国的经济要转型,政府部门职能要调整,中国审批权力最大的部门,若能未雨绸缪也是好的。简政放权,是让政府越位的手缩回来,但政府不是一味地缩手,在失位的地方,还应该让"袖手"变成"出手"。显然,国家发改委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职能再定位问题。因此,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国家发改委在投资审批上的风头有所弱化,而在反垄断上的音量逐步放大。以至于人们琢磨着要不要给国家发改委换个名字,叫国家发展与反垄断委员会。

反垄断是一种政府服务,而不是一种政府管制,所以国家发改委加强反垄断调查,是在做市场环境改善的事情。尽管在一些市场原教旨主义者看来,连反垄断都是画蛇添足的,但正如大多数国家所实践的,反垄断已经成为政府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在美国,反垄断部门的人员达上千人,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对于国家发改委的反垄断工作,我们希望可以是用法律手段解决,这会促进我们市场经济的法治生态。如果仅仅只是被调查的对象不敢得罪国家发改委,那么这意义是会打上折扣的。反垄断调查是要靠法律的专业精神,在这过程是法律被尊重和敬畏的过程,而不应该是国家发改委作为主角被尊重和敬畏的过程。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