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政府财政规模降下来

2013-08-08 11:42:54    来源:兰瑞环球


近日各地陆续公开上半年"三公"经费支出数据,据统计,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

原因似乎也不难理解,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约法三章,"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一级做给一级看。地方政府如果没有响应,"三公"经费没有"负增长",才是不可思议的。

不过有学者就爱较真,认为只有将预算内、预算外的资金进行全口径统计,"三公"经费数据的真实性才会被社会接受。

不仅全口径没有做到,已有的"三公"公开程度也是低水平的。有的省级政府仅公布了本级政府"三公"经费总数,而没有组成部门的"三公"经费;有的公开了部分组成部门的"三公"经费,却没有本级政府的总数;有的公开了"三公"经费的预算,却没有公开决算;有的针对公开的内容做了说明,而有的却仅公布了几个数字。标准缺失,问责失语,"三公"经费的公开,最多被拍几块砖。

换句话说,一切没有经过严格预决算管控的"三公"支出都是纸老虎。

"三公"经费虽然比较受瞩目,但也只是政府财政规模的一部分而已。"三公"经费降下来了,并不意味着纳税人的负担减轻了。如果减下来的那部分支出,被转移到了其他的支出款项中,或沉淀到了各部门的活期存款账户上,那么"三公"减负的好处就不会结结实实落在老百姓身上。因此,实惠不仅要让老百姓听得见,还要让老百姓看得见。比如,"三公"减下来的钱,能够全部注入与社会保障有关的账户,反哺于民。

正是如此,"三公"经费的"负增长"不过是个小事情,政府的财政规模降下来,才算是动真格的财税制度改革。尽管据媒体报道,财政部已开始布置2014年中央部门预算编制和地方预算编制工作,预计全年将压减中央财政开支200亿元。但跟整个政府机构,从中央到地方,十几万亿的财政收入相比,200亿元的减负就很不明显了。政府过紧日子无疑是值得激赏的,但如果能同时在财税制度上改变收支不透明、政府财权不受任何实质性约束的状况,则是打造制度笼子的第一步。目前而言,老百姓对政府如何花钱知之甚少,各级政府无论是收入还是支出的权力,都还缺乏纳税人代表的讨价还价式的监督、审议和制衡。

我们如此庞大的财政规模,跟我们的全能政府模式有关,政府不仅提供服务,也深深嵌入到经济之中。政府管得越多,财政收入自然要高,吃财政饭的人员自然也水涨船高,而这就是风险所在。这既是社会和经济能不能持续支撑全能政府的风险,同样也是全能政府的责任风险。须知道,如果政府将什么都管起来的时候,连自然灾害都是你的责任。这焉不是全能政府的不自由呢?

泰戈尔曾写下过这样的诗句,弓在箭即将射出的时候,低声对箭说,你的自由,也就是我的自由。当政府更多专注于公共服务的时候,经济、社会与个体的自由,也就是政府的自由。
这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应有之义。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