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瘦,天下肥
2013-03-19 09:31:34 来源:兰瑞环球
在李克强总理与记者见面会上,改革一词被提到的频率最高,与民生有关的话题也是重头戏。除此之外,简朴政府的提出,也是让人无法忽视的亮点。
在见面会上,李克强提到,要用简朴的政府来取信于民,造福人民,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为此,李克强"约法三章":楼堂馆所一律不建、财政供养人员及"三公"消费只减不增,并同时表示,中央政府要带头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
吃饭财政在我们政府财政中始终占据着一大块,并且随着政府财政收入的高增长也跟着水涨船高。但财政收入的增速始终保持两倍左右于GDP增速,这不可能是一个常态,而是一个不太正常的现象。国民收入里,政府拿得多,企业和个人就拿得少,于是政府投资往往大手笔,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就显得"很差钱"。经济繁荣时期还能彼此安好,一旦经济增长遇到阻力,矛盾就会多了起来。
正是如此,所以李克强总理也不回避矛盾,开诚布公地指了出来,"1-2月,中央财政的收入增幅只有1.6%,可以推想,未来财政再保持高速增长的收入态势不大可能了,但是民生支出是刚性的,不能减,只能增,那就需要削减政府的开支"。
削减政府的开支,不仅需要持久的决心和韧性,同样也需要制度安排,否则若没有分权制衡和公开监督,是很容易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被打折扣的。这最为关键的,就是收钱的和花钱的一定要分开,而且前者要对后者真正监督,锱铢必较,才能有效地缩减政府的财政规模,不仅仅是减少吃饭财政的开支,也能减少政府投资的开支。
因此,如果"约法三章"甩开膀子成为了现实,公众对此自然是乐不可支的,但是在"瘦政府"的基础上,如果能够进一步成为"小政府",在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目标也就有了支撑。
法治政府的根本一条,就是政府有着明确的权力边界,有所为有所不为,统统在法律上明示,并被遵守,成为一个有限政府。只有当政府的权力被关进了笼子里,从资源配置和项目投资的繁重任务中解脱出来,从市场审批和行政干预的加班加点中超脱出来,将其交给市场自行出清,自己一心致力于提供公共服务,政府的规模才有可能真正降到一个合适的规模。黄宗羲定律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机构精简改革中屡屡笑到最后,正是在于行政权力的扩张不受约束。
从"瘦政府"到"小政府",这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就像李克强总理提到的,"这是削权,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也应该是发展的需要,也应该是人民的愿望。跬步正在累积着,比如本届政府誓言要将国务院各部委1700多项行政审批权再削减1/3以上。路不怕远,就怕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