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扩张新逻辑

2013-01-23 13:22:05    来源:兰瑞环球


货币扩张是过去十年支撑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核心元素。每轮宏观调控之际,货币政策都扮演了主要角色。十年之间,前后比照,我们倏然发现,这段时期变化最激烈的恰是货币金融领域。

央行自2011年开始公布社会融资规模的数据,亦表明中国货币金融环境,再也不是曾经的银行信贷独树一帜。不久前,央行发布的2012年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进一步夯实了中国货币金融环境已经发生变化的论点--金融脱媒大势已定,直接融资渐成气候,市场化倒逼金融改革。

十年之前,中国的金融体系高度依赖银行系统,比如,2002年的人民币贷款占据社会融资总量的91%,社会经济几乎悉数被银行信贷控制。但2010年开始,这一比例已经跌破60%,而近两年,这一比例继续下降到2011年的58%和2012年的52%。也就是说,直接融资正在大踏步前进,股票、证券、信托理财、私募基金、民间借贷正成为资金供求双方的主战场,对银行这一媒介体系的依赖性越来越低,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资金的银行体外循环,实现更高效率的资金对接。这是金融学上典型意义上的"金融脱媒"现象。

金融脱媒在这十年加速演变,与经济大环境密切相关。一来实体经济低迷,很多领域产生资产泡沫,投机性资金需求旺盛。对于投机者而言,快速获得所需资金成为第一需求,哪怕承担高昂的借贷成本。而这显然非银行部门更加得心应手。二来国进民退趋势加剧,国有部门和地方政府成为银行信贷大户,民营企业、普通民众贷款艰难。于是,中国融资系统就分化为两极:既得利益阶层把银行当"取款机",民间阶层只能诉诸于直接融资。三来人民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的决心和举措也可圈可点,资本市场扩容规模也成就斐然。

应该说,这三大因素是造成过去十年,形成金融脱媒大趋势一以贯之的宏观背景。多重力量的敲打,终于撬开了过往铁板一块的银行式金融体系的坚冰。

不过,中国式金融脱媒带有典型的"倒逼"特征,主动的金融改革痕迹并不明显。比如,在成熟经济体占据主导的股票和债券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依然不高。层层的制度障碍和行政烙印,导致直资本市场发展缓慢,结构性矛盾沉疴遍地。

以公司债为例,这本是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上佳途径,但是相对于国债和金融债,发展则是十分缓慢。自从2004年《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至今,作为重要的资金筹措手段,近6年来,虽然金融高官、专家学者不断呼吁加快公司债等市场的发展,但是长期停留在口头上的局面一直没有改变。

公司债市场不仅仅受到强力的行政管制,发改委独掌审批权,而且在体制上始终难以推进,给以明确的地位认定都是奢望。正如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直言,"中国公司债市场的问题,主要是体制问题,不是技术问题。"公司债是用市场的手段规避市场风险的得力工具,可让人难以理解的是,用行政管理手段控制风险,却成了有关部门长期不愿抛弃的工作思路。

最近两年,发展最为凶猛的则是高风险系数的信托市场。截止去年底,信托市场总规模已经突破7万亿元,超过了国内第二大金融机构保险业6.9万亿元的规模。而且,从央行公布的数据来看,去年信托贷款增幅最猛,从2011年的占比1.6%蹿升至8.2%,2012全年新增额为2011年的近6倍。可以料见,信托融资是近两年金融脱媒加速的重要力量。信托业从来就是利益纵横交错、三角债、多角债最为集中的行当,如此高速的爆发,俨然开始为中国式金融脱媒拉响警钟。

超常规的金融脱媒速度,也加剧了银行信贷扩张的速度。随着人民币贷款占比的下降,银行系统只能是总量上大作文章。表面上看,有了非银部门的扩张,最近几年银行信贷屡屡创出天量,可与非银行融资系统的扩张相比,似乎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一个典型的事实是2008年之后的信贷扩张,确实超出了实体经济正常需求,不良资产卷土重来的担忧开始涌现。远超警戒线的信贷GDP比、近百万亿广义货币M2,都在高度警示银行信贷,切不可与非银行部门的扩张"竞赛"。

所以,必须明了两点:金融脱媒趋势固然可喜,但隐藏的风险巨大;不可因非银行融资高速扩张,就以为天量信贷十分合理。稳固金融脱媒趋势,首要在于控制信托等市场的野蛮生长,规范民间借贷市场,与此同时扫清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制度障碍,大比例提高股票债券在社会融资总额的占比。

真正的金融脱媒,必是以牺牲银行利益为前提的。从发达国家银行的发展史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和工程化趋势高速推进,新的各种金融产品不断涌现,证券市场成为欧美经济的主血脉,银行的媒介作用趋于萎缩,银行失去了其融资主导地位,利差收入减少,依靠传统的业务难以维持生存。

而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主要盈利长时间依赖存贷差。中国银行业的非利息收入仅占其收入总额的19%左右,而国外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比例达到35%以上。在中国银行业现有的资产结构中,信贷资产一般占85%左右,利差收入在总收入结构中占90%以上。

可以说,当下的金融格局,并不足以支撑健康的金融脱媒,这也是如今中国式金融脱媒矛盾四伏、问题重重的原因。或许,在没有下定决心牺牲银行利益的情况下,中国式金融脱媒注定了是一条更为艰辛、更为曲折的痛苦历程。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