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居民收入倍增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
2012-11-20 10:01:50 来源:兰瑞环球
党的十八报告提出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着力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高低收入群体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收入份额,还必须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和四化同步协调发展。
一、推进城乡联动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发展
十八报告已明确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如何才能实现城乡发展的一体化?关键是要消除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障碍,这是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前提条件。当前,影响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体制障碍是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这种户籍制度不仅造成了城乡居民在众多基本公共权益方面的不平等,而且使农村资源与生产要素价格被严重低估,导致城乡要素交换不平等,农村资源与要素所有者或使用者的权益不是被剥夺,就是得不到实现。因此,必须加快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改革,这一制度的改革不能单纯针对城市的户籍制度,而且也应包括农村的户籍制度,要城乡联动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改革的实质是使居民财产权益与公共权益与户籍制度相脱钩,使户籍成为居住地意义上的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剥离依附于城乡户籍制度上的各种权力与利益,所谓剥离,并不是剥夺,而是要使基本公共权益为全体公民无差异、无歧视所共享。
同时,要通过城乡联动的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和明晰城乡各类资源与要素的产权关系,使城乡资源与要素能够得到公平交换和优化配置。为此,不仅要消除城市对外来进城人口在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权益分享方面的制度障碍,使进城农民的职业转换进程与身份转换进程,即市民化进程相同步,而且要对依附于农村户籍制度上的相关权益进行梳理,尤其是要对包括征地制度、农用地制度、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宅基地制度在内的农村土地制度,农民住房制度以及农村社区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等制度进行改革,以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探索农村社区集体经济,集体产权权益与农村户籍制度相脱钩,相分离的有效路径。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赋予农民长久不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而且要通过确权颁证和农民土地权益和住房权益的流转与交易,使农民获得对农村土地、住房和相关资源的财产权利。这不仅能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有助于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而且有助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进一步迁移,推进城镇化进程,降低农村进城人口市民化成本,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二、加快中小城市和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四化"同步与协调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从我国目前人均GDP的水平、产业发展水平和结构状态以及全社会劳动力的就业分布看,我国总体上已到了工业化转型期、信息化提升期、城镇化加速期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期的阶段,在这一时期,科学把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这"四化"的关系,实现"四化"同步与协调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结构矛盾的化解和2020年实现居民收入倍增与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极为关键。
毫无疑问,信息化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渗透性、带动性。撇开信息化,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是: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三化"呈明显失衡状态。并且,我国工业化率虽很高,但质量并不高;城镇化速度在加快,但存在水分和高估现象。从动态角度看,尤其从改革开放以来这段历史考察,可以发现,相对于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城镇化的滞后性在缓解,而相对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农业发展的滞后性在加剧。从不同区域的角度看,则经济越是相对发达的地区,城镇化越是滞后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越是滞后于工业化与城镇化。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协调,破解城乡二元体制是前提,此外,一要扭转城镇化发展偏差,加快中小城市发展。要确立现阶段大城市优化发展,中小城市优先发展的城镇化战略与方针。主要理由是:相对于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城镇化的滞后并不是大城市,而是中小城市,把中小城市作为现阶段城镇化的重点,有助于真正改变我国城镇化滞后的局面。其次,中小城市解决进城农民市民化的成本比较低,有助于推进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再次,中小城市与农村连接紧密,有助于实现城乡统筹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二要优化农业要素配置,加快现代农业发展。重点是:①创新现代农业经营机制,以充分发挥农业的家庭经营制度、合作经营制度和公司经营制度在整个农业产业链中的各自优势和组合优势。②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推进农地流转、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③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以建立农业新型双层经营体系,农业专业化分工、规模化服务和营销体系。④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经营中的作用,以带动农业"接二连三",提高农业增值效益。⑤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以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地方与科研部门相结合,农民、合作社、企业、科技人员相结合的政产学研农推大联盟,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⑥拓宽现代农业发展视野,以发挥农业生产功能、生态功能、休闲功能和文化功能,实现农业多功能效益。⑦提高农业支持力度和水平,以提高农业政策效率,推动农业转型发展和竞争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