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风险向银行集中 货币和市场如何对接?
2010-08-26 15:21:27 来源:经济观察报
近来,股市依旧低迷,储蓄持续高增,贷款增速加快,央行持续正回购以及央行票据的发行,这一切使得人们再度关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通问题。
许多专家认为,资本市场的现状表明其亟需货币市场及银行资金的支持;沟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对接渠道,可以拓宽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等证券市场参与者的融资渠道、满足证券市场资金流动性的迫切要求。
笔者认为,金融资产向银行系统过度集中对我国银行体系并非一件好事,这造成银行体系风险积聚、银行资金空转、货币市场资金供过于求,并且还带来一定的通胀隐患。因此,单从银行体系和货币政策的角度考虑,拓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对接渠道,引导银行资金合法合规流入资本市场也非常必要。
根据今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3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0.2万亿元。伴随着储蓄资金的增加,再加上支持经济增长的要求,在经历了几年的下降之后,商业银行的贷款在中国企业融资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又转而出现了上升趋势。一季度,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增加8513亿元,同比多增5022亿元。
这种状况意味着金融风险向本来已经被不良资产所困扰的银行系统再次集中。国内外经验表明,货币供应和贷款如果多年持续高速增长,势必增加中长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并且,一旦经济出现较大起伏,高速扩张的信贷必然产生大量新的不良贷款,加大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
对于大量放贷所蕴藏的风险,各商业银行也深知其理。因此,尽管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贷款增幅较快,但是存贷差在继续扩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3月末人民币存贷差超过4万亿元。商业银行超额储备率居高不下,大量的资金在银行体内循环,不仅是资金的闲置浪费,而且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
为了合理有效地运用资金,商业银行成为了货币市场上的最大资金供给者,货币市场资金几乎全部集中于银行系统,来源存量合计96620多亿元。然而,2002年2月20日降息后,准备金利率降至1.89%,货币市场7天回购利率也相应降至1.95%左右的水平。在货币市场上融出资金的商业银行基本上处于无利可图的状态。鉴于此,也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操作目标,2002年6月25日到12月份之前,中央银行一直进行正回购操作;今年以来,银行间债券和拆借系统在供过于求的资金推动下,市场利率除在春节之前有所回升之外,一直保持着下降走势,3月份更是呈现加速下降趋势。为此,央行在货币市场上仍旧持续正回购,今年春节后进行了连续20次2140亿元的正回购;并且在4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还首次直接发行了50亿元期限6个月的中央银行票据。4月29日,央行以贴现方式又发行了100亿元的央行票据。
中央银行的这种公开市场操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了货币市场资金严重供大于求的格局,客观上适应了提高市场利率的内在需求,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商业银行体系风险积聚、资金闲置以及金融资产结构单一、盈利渠道有限的局面。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之道还在于发展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疏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对接渠道,实现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有机结合,使银行资金能够合法合规、名正言顺地流入资本市场。
为拓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通道,保持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资金供求的平衡,笔者认为在加强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目前有关各方可考虑的对策包括:扩大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的规模和范围,延长拆借期限;从资金需求出发,增加货币市场交易品种,鼓励金融工具创新,发展票据、存单市场;设立货币市场基金;允许证券公司发行债券;允许组建证券融资机构;扩大股票质押贷款的规模和范围,适时推出包括企业和个人的非券商股票质押贷款;培育商业保险、社会保障、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等等。从有关当局的表态来看,近期推出一些新举措还是很有可能的。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内在的天然的联系使两市之间的资金流动成为一种客观规律。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体系的健全乃至融资结构的调整都需要更多的货币市场资金流入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