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出现「人民币地带」

2010-08-26 15:18:12    来源:凤凰卫视

    香港文汇报报道,人民币虽然不是可兑换货币,但在中国贸易和旅游业的推波助澜下,香港和东南亚国家接壤中国边境地区已出现人民币地带。在中国以外已日渐成为硬货币,有机会成为「亚洲货币」。


最新一期《远东经济评论》杂志发表了题为《人民币地带》(TheRenminbiZone)的专题文章,指出中国的经济成就和中国政府的默默支持,使人民币愈来愈受区内商界和旅游业欢迎,其亚洲地位或会进一步提高。


在香港,游客可用人民币购买电器;一些自动柜员机可提取港币或人民币;香港中资银行已发行人民币信用卡。现在已少了大陆游客在出国前兑换外国货币,因为他们可在抵达目的地后才兑换。在泰国的清迈机场,人民币的汇率与其它硬货币的汇率并列。


旅游业推波澜市场力量主导


香港贝尔斯登公司的首席分析员库尔茨称,在雄厚的储备和精明的经济政策下,中国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人民币变成硬货币,这完全由市场力量主导。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加上政府过去几年锐意加强与其它亚洲国家的关系,令人民币抬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在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四成贸易都是区内国家之间的贸易,与中国进行的贸易去年就占了其中的四成。


人民币崛起除了反映中国在区内的经济影响力日益增强外,专家称中国亦把人民币视为策略工具,用以巩固中国在亚洲的力量和影响力。中国总理温家宝近日称,强而稳健的人民币对亚洲有利。


将可自由兑换势成强势货币


三藩市摩根士丹利顾问总监沃兹沃思称:「人民币将可以自由兑换,它将成为强势货币;中国的银行将成为主流,十至十五年内,世界上很可能会有四大主要货币。」北京主要电子商贸公司实华开(Sparkice)的总裁曾强亦称,人民币将逐步走向可兑换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今年三月对国内传媒称,中国政府对人民币日益国际化抱着「支持及谨慎」的态度。他估计目前有三百亿元人民币在中国以外流通。郭树清说:「不单在邻近国家,甚至在美国也有兑换人民币的地方。人民币的流通情况显示人们对中国经济有信心。」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令人民币加速成为强势、统一的中国货币。中国与世界经济将更趋融合,中国亦可更直接地运用其经济力量。人民币成为完全的可兑换货币是中国的目标,但时间表尚未敲定。


港流通人民币达四百亿港元


在大量中国游客涌入的东南亚国家,特别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人民币已广泛地流通。香港也对愈来愈多人以人民币购物抱开放态度。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发言人估计,在香港流通的人民币有三百至四百亿港元。


人民币在日益依赖跨境贸易的中国邻近地区的用量也有增无减。在老挝和缅甸北部,人民币已成为主要贸易货币,在柬埔寨和越南也被广泛应用。一些报道称,人民币与美元一样,在柬埔寨成为与通胀对冲的货币。


在缅甸和老挝,人民币更是疲弱的本地货币的代替品。更方便的是,人民币可在中国边境地区用来买东西和进行任何交易。跨境贸易近年大增,每年可达数十亿计美元,全部以人民币结算。


在泰国的湄公河堤,来自云南的中国商人做生意时无须以人民币兑换泰铢。在泰国各地,地下银行网络让商人可把人民币调往国内外。珠江三角洲地区也有类似的系统接通香港和广东省。亚洲最富经验的金融分析家之一费珀称:「人民币目前是亚洲最强的货币,问题是不够人民币流通。」


中国政府的资料显示,去年非法资本回流中国,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流失,表示人们重拾对人民币的信心。


继美欧日元后世界第四货币


专家相信,日本银行业一潭死水,加上坏账累累,令日圆不适宜成为亚洲金融更广泛地整合的工具。这会使美元在区内的地位转弱,因为区内贸易大多与中国有关。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学者最近称,东亚将出现继美元、欧元和日圆之后的世界第四大货币。


不过,这不是要说人民币会在短期内成为支配亚洲的货币。


一些分析家认为,在过渡时期,中国将更加依赖美元来吸引海外直接投资、增加储备和进一步对外扩展贸易。


在目前,甚至是未来几年,人民币的使用范围明显有限。人民币在完全可兑换之前,都不能用以结算金融服务交易。


流通量虽大增短期亦难称王


即使有三百亿元人民币在中国境外流通,这也只不过占所有流通人民币价值的百分之二。美元很可能会继续在区内称王,因为美国是净借钱者。


虽然人民币在亚洲广泛流通,但相对美元和日圆的力量仍未巩固。中国可能会遇上另一次经济滑坡,或是打击信心的银行业危机。人民币亦需要在自由和开放的合法市场流通,而不是单在东南亚国家的黑暗街角兑换。


实华开的曾强指出:「当中国在经济上超越日本,日本被打垮,停滞不前的时候,人民币才可走上亚洲通用货币的地位。」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