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容中等收入者不靠“增”而靠“减”

2011-12-19 11:31:32    来源:兰瑞环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健康的社会应该是"橄榄形社会"极富极贫者很少,而中等收入者占大多数。中央提出要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无疑是振奋人心的,但是采取何种手段贯彻实现这个思想呢?笔者认为,应当广泛听取民意,让公众智慧充分参与进来。之所以说民意与民众智慧的参与更重要,是因为扩容中等收入者事关大多数民众的利益,而但凡涉及大多数民众利益的问题,必然面临着与既得利益阶层之间的矛盾。忽视这个问题,或是不能有效解决这个矛盾,有可能造成事倍功半的结局。

曾有学者指出,现行体制机制下的"增长"政策,普通阶层的受益永远不会比强势阶层更多,而且还会被由此带来的"增长"效应给拉向负增长。原因就是决定权以及影响决定权的资源、资本是掌握在强势阶层手中的。比如,国家提出以保障房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难问题,于是"住房困难群体"首先会在国家机关中大量"涌现",中央国家机关部委晒出的保障房资金预算更是令人乍舌。统计数字所显示的情况肯定是居民人均保障支出的提高,而实际情况则是平均数字越高,分配差距越大。

以"增长"政策提升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导致"马太效应"。近年来"涨工资"已经成了一个敏感词上面一说涨工资,网络上马上会牢骚冲天。因为每次涨工资基本都是少数人的盛宴,特别是政府机关,只要有"名头",财力肯定不是问题,而以各种名头发放的津贴、补贴,就更不用说了。

笔者以为,扩容中等收入者,首先应当考虑的不是"增",而是"减"在减税减负上做文章。理由如下:

一是国家财政收入不断攀升,存在很大的减税空间。

二是我国现行的间接税制度,实质上是将税负平摊给了穷人和富人。一个不争的事实则是,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百姓承担的税负是最重的,而负担最重的往往是那些"税外税",比如土地出让金一套住房毁灭一户中产,实质上就是"土地税"制造的毁灭。

三是必须在社会保障问题上实现公平。目前的养老待遇不统一、医疗保险待遇不统一,使大多数民众负担沉重,以至于家庭成员一人生病,全家一夜赤贫的现象比比皆是。而普通劳动者与公职人员在退休金上相差悬殊,这个差距不缩小,大多数人必然要长期处于低收入水平而与"中等"无缘。

扩容中等收入者,实质是一项社会分配工程,因此必须让利益攸关各方都拥有相应的话语权和参与权,而不能总是由既得利益者研究决定利益分配问题,否则注定是"马太效应"的加剧。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