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36条难以落实民资宜找寻突破口

2011-10-25 09:59:20    来源:亚太博宇


2010年7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中重点工作的分工的通知》,对"新36条"的细则制定进行了任务分解,40个工作被分解到30多个部委局办和各级人民政府,由不同部门制定相关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的措施。如今,上述通知发布已经过去15个月,但多数部门的细则制定工作并无实质性的进展,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着力程度也存在明显差别。此外各部门分别出的意见,还不能称之为细则,真正的细则要等到各个部门的意见都做完之后再汇总成细则,按照惯例,细则一般在文件下发一至两年之后制定出来。而铁路、金融、石油石化、电信等高度垄断的领域,仍然没有形成成文的"意见","尚未形成共识"。目前发改委公布的几项意见都是无关痛痒的几个领域,比如医疗、科研和新兴产业,这些行业都已经有大量的民营资本在其中,本就不需要允许和鼓励,而真正需要切实扶持的产业是垄断性的行业。近几年来,上述行业的垄断性越来越高。有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在全社会80多个行业中,允许国有资本进入的有72种,允许外资进入的有62种,而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的只有41种。除了"新36条"落实艰难外,就民营企业家而言,他们在5年来的政策变化中也变得越来越小心谨慎,甚至恐惧。关于民营经济的政策反复已经让很多民营企业家担忧,不敢再冒险涉足国有经济的传统垄断领域。以目前的形势来看,民营经济应把做好国有经济配套、补充作为突破口,而不必想象分其一杯羹。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