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仍难迈出诺奖第一步
2011-10-13 11:31:36 来源:亚太博宇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拉开了帷幕。北京时间10月10日公布的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再次被两位美国经济学家收入囊中。而此前,尽管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此前一度被媒体称为"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但她最终仍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可以肯定的说,诺贝尔奖今年也一样将与中国大陆无缘……
悲情色彩浓重的诺奖之路
虽然在历年诺奖得主中不乏华裔,如杨振宁、李政道、朱棣文、丁肇中等知名物理学家,以及钱永健、李远哲等化学家,但他们均是以外籍华人的身份获奖。因此事实上,中国至今无人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实现诺奖"零的突破"一直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个情结。
在本次的各个奖项中,诺贝尔医学奖是第一个揭晓的奖项,时间是北京时间10月3日17:30,这也是中国本次最有希望实现突破的奖项。2011年诺贝尔奖首个奖项医学奖由美国科学家布鲁斯·比尤特勒、卢森堡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学家斯坦曼三人联合获得,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与诺贝尔奖无缘。
屠呦呦最近凭借发现"青蒿素"荣获201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有报道称她是"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不过,被看作是预测诺贝尔奖的"引文桂冠奖"却并没有将屠呦呦名列在内,暗示她在最后时刻"不被看好"。而且从过去的情况来看,获得拉斯克奖基础医学奖的人接近半数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得主一般与诺贝尔奖无缘。
尽管中国仍难以如愿实现零的突破,但《印度斯坦时报》认为,亚洲的科学家们正在终结美国的垄断地位,成为诺贝尔奖的新宠。该报援引曾经成功预测十位诺奖获得者的评论家大卫·彭德勒布里的话说,亚洲,特别是中国,将很快有更多的人获得这个科学界的最高奖项,并成为获此殊荣的"生力军"。
新西兰媒体同样持类似观点。该国媒体撰文称,美国人多年来在获得诺贝尔奖人数上的"统治地位"将在数年内宣告结束。加拿大媒体亦认为,非洲和亚洲都有科学家成为诺奖得主,这让这一奖项更加具有广泛性。
而且,一些诺贝尔奖得主也表达了对中国的"安慰"。197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伊瓦尔·贾埃弗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1974年曾经来过一次北京,那时候街上行驶的是数百万辆自行车。经过30多年的发展,北京现已高楼林立,变化很大。"你们已经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了,没有诺奖也没什么。"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则认为,中国整个创新的氛围和文化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只要能够把创新的各方面条件聚集起来,这个任务可以实现。
中国理应得到更多荣誉
中国并不乏优秀的经济学家,传统的、现代的、保守的、自由的,每个体系每个学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如厉以宁、吴敬琏、邹恒甫、顾准等等。由于中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过度到市场经济,经济体制的转型为中国的经济学家们提供了多维的理论表达空间和实践机会。与此同时,西方各类新潮的经济学理论也被引进中国。可以说,改革开放的30年,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经济学家百家争鸣诸子竞秀的黄金时代。也许欧美的经济学流派更为时髦,但是其依托的市场载体只有市场经济的单极坐标。而中国经济却存在着从经济经济对接市场经济的两个维度平台。而且中国经济学家的各种理论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得以检验的。一场金融危机,更是验证了中国式监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而危机之后的救经济举措,更确认了中国经济模式对全球经济的典范性。
现实主义,可转化为生产力,可预见性以及可实践性,应该是经济学尊奉的基本原则。评审委员会给予获奖者的评价是颠覆经济治理传统,但事实上这折射了一种纯粹学术的评价观,即学贵以新以奇。但经济学和其他学科显然不同,必须和现实经济相联系,离开了现实经济的坐标系,获奖的经济学家也就成了远离社会经济的阳春白雪,以为这是经济学的大忌。更耐心寻味的是,评审委员会强调当前金融危机虽是评审委员们确定获奖者过程中的衡量因素之一,但"所占比重不大……我们不希望若干年后发现相关理论站不住脚"。这显然是评审委员会远离现实经济现实的另一论据。事实上,如果说获奖经济学家不得为百年一遇的全球经济危机提供疗治思路的话,这样的经济学还有什么意义?
显然,经济理论、经济实践、各种治理有效性相结合的中国发展模式更具现实主义属性。所以,也许中国找不出一个非常优秀的经济学家,但中国经济学家以集体的名义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却是应该的。
实现"零的突破"任重道远
为什么中国会有如此遗憾和缺憾呢?这与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有关,与教育科技的体制的一些弊端是紧密相关的,关键是大学在转型期忽视了"大学精神"的再造和重塑。应该说中国社会经过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的教育和科技水平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庆阅兵和联欢晚会把中国的强大力量和科技的现代化水平展现的无与伦比。中国的经济规模目前是世界第三有望明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财富水平已经步入小康社会;中等收入以上人群的数量惊人。中国已经成为在经济危机中率先复苏的国家。中国的奇迹让世界震惊,中国对发展模式的探索的成功,表明中国正走在一条正确的金光大道上。中国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无可辩驳的客观事实。
毋庸讳言,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心态普遍的浮躁,出现拜金主义的价值取向,对社会的毒害不浅。有小学生不讳言长大要当贪官,因为贪官有大房子住、有好车子坐,有几代人花不完的钱。有一所大学几十位教授争当处长,说明教授这一学术名头不如处长的官衔有实用价值。社会功利主义,急功近利的事例随处可见。有许多学者沦落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学术成为他们为利益集团游说的砝码。因此添加了三聚氰胺的奶粉能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被国外抛弃的会产生大量高致癌毒素的二恶英的垃圾焚烧技术被砖家美化为节能环保项目认为比白骨精还美要推而广之,有不少砖家雷人话语让人觉得他们生活在外太空,比如有人说高油价有利于经济发展和节能环保,有专家建议开征"呼吸"税。这些浮躁的社会价值取向,导致学者失去独立的学术人格,失去学术的道德底线,缺乏原创的动力,当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当投机取巧者不断"成功"以后,要约束科学家不食人间烟火,生活在桃花园中,不很现实。
学术风气败坏,阻碍了诺贝尔奖的获取。社会上时常爆出教授剽窃丑闻,今年更是爆出院士抄袭门,当学风不正时,就会挫伤原创的积极性,结果天下论文一大抄;抄袭的结果,不增加新的知识。当大家都不愿意做傻瓜般的原创者时,独立的观点,独立的学术品格,独立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全都丧失殆尽。学术造假,成果造假,学历、文凭大含水分,许多人获得了假的真文凭,混迹于社会,这些现象都会败坏学术风气,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社会上假冒伪劣当道,不利于知识创新和发展。
中国古代的大学理念,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到《大学》"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古人倡导的大学的精神在于发扬人性之善,培养健全人格,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改良社会风气。大学的责任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同时,也承载着道德的传承。
一个没有独立地位的大学,一个不能自由思想、不能包容各种思想的缺乏"和"的知慧、一个很难进行知识创造、创新的机构,一个只沉迷在急功近利目标上、一切向钱看的机构,是很难诞生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的,没有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没有引领世界知识潮流的大师,就不可能自然而然的获得诺贝尔奖。或许偶然能够获得个把诺贝尔奖,但那也是没有可持续性的偶然结果。
顺带一提,如果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经济下滑最快的美国、和平奖颁给发动了利比亚战争的奥巴马是一种黑色幽默的话,那么,连诺贝尔奖的官网都登陆不了的国度想要获得诺贝尔奖,不得不说也是一种讽刺。
悲情色彩浓重的诺奖之路
虽然在历年诺奖得主中不乏华裔,如杨振宁、李政道、朱棣文、丁肇中等知名物理学家,以及钱永健、李远哲等化学家,但他们均是以外籍华人的身份获奖。因此事实上,中国至今无人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实现诺奖"零的突破"一直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个情结。
在本次的各个奖项中,诺贝尔医学奖是第一个揭晓的奖项,时间是北京时间10月3日17:30,这也是中国本次最有希望实现突破的奖项。2011年诺贝尔奖首个奖项医学奖由美国科学家布鲁斯·比尤特勒、卢森堡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学家斯坦曼三人联合获得,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与诺贝尔奖无缘。
屠呦呦最近凭借发现"青蒿素"荣获201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有报道称她是"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不过,被看作是预测诺贝尔奖的"引文桂冠奖"却并没有将屠呦呦名列在内,暗示她在最后时刻"不被看好"。而且从过去的情况来看,获得拉斯克奖基础医学奖的人接近半数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得主一般与诺贝尔奖无缘。
尽管中国仍难以如愿实现零的突破,但《印度斯坦时报》认为,亚洲的科学家们正在终结美国的垄断地位,成为诺贝尔奖的新宠。该报援引曾经成功预测十位诺奖获得者的评论家大卫·彭德勒布里的话说,亚洲,特别是中国,将很快有更多的人获得这个科学界的最高奖项,并成为获此殊荣的"生力军"。
新西兰媒体同样持类似观点。该国媒体撰文称,美国人多年来在获得诺贝尔奖人数上的"统治地位"将在数年内宣告结束。加拿大媒体亦认为,非洲和亚洲都有科学家成为诺奖得主,这让这一奖项更加具有广泛性。
而且,一些诺贝尔奖得主也表达了对中国的"安慰"。197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伊瓦尔·贾埃弗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1974年曾经来过一次北京,那时候街上行驶的是数百万辆自行车。经过30多年的发展,北京现已高楼林立,变化很大。"你们已经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了,没有诺奖也没什么。"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则认为,中国整个创新的氛围和文化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只要能够把创新的各方面条件聚集起来,这个任务可以实现。
中国理应得到更多荣誉
中国并不乏优秀的经济学家,传统的、现代的、保守的、自由的,每个体系每个学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如厉以宁、吴敬琏、邹恒甫、顾准等等。由于中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过度到市场经济,经济体制的转型为中国的经济学家们提供了多维的理论表达空间和实践机会。与此同时,西方各类新潮的经济学理论也被引进中国。可以说,改革开放的30年,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经济学家百家争鸣诸子竞秀的黄金时代。也许欧美的经济学流派更为时髦,但是其依托的市场载体只有市场经济的单极坐标。而中国经济却存在着从经济经济对接市场经济的两个维度平台。而且中国经济学家的各种理论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得以检验的。一场金融危机,更是验证了中国式监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而危机之后的救经济举措,更确认了中国经济模式对全球经济的典范性。
现实主义,可转化为生产力,可预见性以及可实践性,应该是经济学尊奉的基本原则。评审委员会给予获奖者的评价是颠覆经济治理传统,但事实上这折射了一种纯粹学术的评价观,即学贵以新以奇。但经济学和其他学科显然不同,必须和现实经济相联系,离开了现实经济的坐标系,获奖的经济学家也就成了远离社会经济的阳春白雪,以为这是经济学的大忌。更耐心寻味的是,评审委员会强调当前金融危机虽是评审委员们确定获奖者过程中的衡量因素之一,但"所占比重不大……我们不希望若干年后发现相关理论站不住脚"。这显然是评审委员会远离现实经济现实的另一论据。事实上,如果说获奖经济学家不得为百年一遇的全球经济危机提供疗治思路的话,这样的经济学还有什么意义?
显然,经济理论、经济实践、各种治理有效性相结合的中国发展模式更具现实主义属性。所以,也许中国找不出一个非常优秀的经济学家,但中国经济学家以集体的名义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却是应该的。
实现"零的突破"任重道远
为什么中国会有如此遗憾和缺憾呢?这与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有关,与教育科技的体制的一些弊端是紧密相关的,关键是大学在转型期忽视了"大学精神"的再造和重塑。应该说中国社会经过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的教育和科技水平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庆阅兵和联欢晚会把中国的强大力量和科技的现代化水平展现的无与伦比。中国的经济规模目前是世界第三有望明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财富水平已经步入小康社会;中等收入以上人群的数量惊人。中国已经成为在经济危机中率先复苏的国家。中国的奇迹让世界震惊,中国对发展模式的探索的成功,表明中国正走在一条正确的金光大道上。中国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无可辩驳的客观事实。
毋庸讳言,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心态普遍的浮躁,出现拜金主义的价值取向,对社会的毒害不浅。有小学生不讳言长大要当贪官,因为贪官有大房子住、有好车子坐,有几代人花不完的钱。有一所大学几十位教授争当处长,说明教授这一学术名头不如处长的官衔有实用价值。社会功利主义,急功近利的事例随处可见。有许多学者沦落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学术成为他们为利益集团游说的砝码。因此添加了三聚氰胺的奶粉能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被国外抛弃的会产生大量高致癌毒素的二恶英的垃圾焚烧技术被砖家美化为节能环保项目认为比白骨精还美要推而广之,有不少砖家雷人话语让人觉得他们生活在外太空,比如有人说高油价有利于经济发展和节能环保,有专家建议开征"呼吸"税。这些浮躁的社会价值取向,导致学者失去独立的学术人格,失去学术的道德底线,缺乏原创的动力,当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当投机取巧者不断"成功"以后,要约束科学家不食人间烟火,生活在桃花园中,不很现实。
学术风气败坏,阻碍了诺贝尔奖的获取。社会上时常爆出教授剽窃丑闻,今年更是爆出院士抄袭门,当学风不正时,就会挫伤原创的积极性,结果天下论文一大抄;抄袭的结果,不增加新的知识。当大家都不愿意做傻瓜般的原创者时,独立的观点,独立的学术品格,独立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全都丧失殆尽。学术造假,成果造假,学历、文凭大含水分,许多人获得了假的真文凭,混迹于社会,这些现象都会败坏学术风气,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社会上假冒伪劣当道,不利于知识创新和发展。
中国古代的大学理念,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到《大学》"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古人倡导的大学的精神在于发扬人性之善,培养健全人格,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改良社会风气。大学的责任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同时,也承载着道德的传承。
一个没有独立地位的大学,一个不能自由思想、不能包容各种思想的缺乏"和"的知慧、一个很难进行知识创造、创新的机构,一个只沉迷在急功近利目标上、一切向钱看的机构,是很难诞生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的,没有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没有引领世界知识潮流的大师,就不可能自然而然的获得诺贝尔奖。或许偶然能够获得个把诺贝尔奖,但那也是没有可持续性的偶然结果。
顺带一提,如果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经济下滑最快的美国、和平奖颁给发动了利比亚战争的奥巴马是一种黑色幽默的话,那么,连诺贝尔奖的官网都登陆不了的国度想要获得诺贝尔奖,不得不说也是一种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