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端产业链转移无损中国世界工厂地位
2011-09-13 13:17:41 来源:亚太博宇
或许中国是远近闻名的世界工厂,但随着制造业企业将生产线向成本更低廉的国家转移,众多制造商发现东南亚更具吸引力。许多厂商因为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开始被迫面对中国的新现实。毗邻香港的经济特区深圳今年4月份将最低工资从1100元人民币(合172美元)提高到1320元,电子产品代工制造商富士康发生连环自杀事件后,中国政府也在全国范围内提高了制造业工资。这导致许多企业大规模裁员。但更大挑战是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每年加入劳动力大军的年轻工人越来越少。由于独生子女政策以及对男孩的普遍偏好,而将女性胎儿选择性堕胎的做法,产生了一个反常的现象--工厂中的女工越来越少。华南地区的企业主报告说,现在工厂工人的男女比例为60:40,而过去女性曾占据主导。分析计算了2011年上半年美国和欧盟的进口数据后发现,中国轻工制造业的份额开始下滑,从曾经的50%强减少到了48%。而受益者包括孟加拉国(对美国出口增加了19%)和越南(16%)。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正向东南亚转移,2011年上半年似乎是一个很令人信服的转折点。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本应成为劳动密集型投资"天然目的地"的印度和菲律宾,在这个过程中却成了旁观者。这似乎是中国正失去"世界工厂"名头的开始。但是,实际情况却并非全部如此。例如对于中国工业化程度最高也最富裕的省份广东省而言,这种低收入工作岗位的迁出正好符合省政府领导多年来的倡议。广东省在十二五规划中,将经济增长目标降低到了每年8%。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省委书记汪洋曾反复强调必须将污染产业迁出,加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一省政府积极寻求告别早期工业发展方式,这可能是历史上的第一次。中国政府的目标也大体相同,虽然在全国层面实现这种转变更加困难。事实上,中国日渐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基础设施、更高的生产率和巨大的人口规模意味着它将继续在牛仔服、服装和玩具制造业占据遥遥领先的份额,正如数据所揭示的那样。今年上半年许多行业在华供应商的生产规模增长了近30%,同时有更多供应商转移到了成本更低的内陆省份。而沿海地区产业链的全面升级更增加了其作为中高端产品制造业的基地。要问全球制造业的"下一个目的地"在哪里,答案还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