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需要领导人与时俱进

2011-07-06 09:44:39    来源:亚太博宇

这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开端,也是政府更开明先河,要有个开明的政治,就需要有开明思想的领导人。正如小平同志当年一样,他对经济的改革是基于自身对外界事物的无限好奇与追求,永远不满足于现状的精神的这个人的根性。现在,民众所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位具备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精神的领导人……

改革需要抛弃旧的安全理念

从邓小平以来,江泽民还有胡锦涛都认为这个时代已经变了,现在是从战争革命对抗时代已经走向和平发展合作时代。所以这么一个大的背景,你不能轻易地把外国跟你的这种经济竞争一下就上升到这种那个年代形成的思维;而美国现在有些人也鼓吹中国是社会主义,如果中国的国有企业去收购,那就是共产党来收购,把它意识形态化,这个我觉得时代不同,不应该是这个思维。跨国公司这些年都在变,从原来的跨国公司变成全球公司。全球公司的出现恰恰是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出现了,这种全球公司跟跨国公司不同在哪儿?它有全球战略,全球的管理,还有承担全球的责任,三个方面。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它全球的经营大于本国的经营,也就是说海外的销售、海外的雇员、海外的资产超过50%了。在这样一个情况下,这些公司反而把全球利益放得更高。因为它的主要利益来自海外,而这个海外利益很多一块来自中国,所以这些全球公司第一次有了一种可能,它和中国的企业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在这个时候,中国的稳定、发展对它的利益非常重要。所以你要说它是为来破坏中国,要把中国搞垮,这种目的和它实际的利益是不符的。所以我们的研究认为,这种全球公司反倒是中国这种经济安全的重要积极因素,并不是负面因素。反过来中国企业到美国去,它也不是为了搞垮美国,它是跟美国经济密切合作,它跟美国结成利益共同体。这种背景下,你可以想象中国的收购对美国的安全反而是积极因素,而美国企业对中国企业的收购我觉得也是一种两国经济合作的一种积极因素。但是我们如果站在一个企业的立场,或者站在某一个集团的立场来看,它来了以后对我这个公司造成不利,我可能竞争不过它,觉得它影响我的安全。影响你某个企业的安全是有可能的。但是这个安全就是竞争中出现的,你竞争不过人家,但是你说它对整个国家安全带来负面影响,我倒觉得不见得,它反而是对你国家经济整体是安全因素,这就是我们研究的,时代变了,企业变了,产业变了。

重回改革开放之路

有人认为,1994 年的分税制改革后,财权过分集中在中央政府,地方的财权和事权不对称,地方不得不另辟财源,土地财政应运而生。这个分析看上去有道理,但并不准确,地方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是支出增长过快,特别是金融危机期间,执行拉动内需的政策,各地无不大干快上,地铁、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投资猛增。支出超过收入,地方政府只好用卖地收入和土地抵押贷款弥补不足。请注意,用土地作为抵押,获得银行贷款,这是土地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价不仅影响卖地收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规模。官方数字表明,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8 千多个,贷款余额8 万多亿,相当于中央和地方政府一年的财政预算总收入。房地产调控令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如果将调控进行到底,资金链条首先断裂的可能是地方政府,而不是开发商,那时怎么办?如果沿着行政干预的思路走不下去了,房地产市场的希望又在哪里?
和金融业一样,要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的问题,仍然要靠改革和开放。具体而言,开放土地一级市场,增加土地供应,平抑地价和房价,彻底改变土地和房屋越来越稀缺的预期。土地的市场配置将消除土地财政,为了平衡地方预算,需要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不在中央和地方财权的划分,而在政府职能的准确界定,以及公众对财政税收的监督。政府应弱化其经济功能和投资功能,裁减冗员,削减政府消费,将有限的税收收入集中在公共服务和民生上,民生项目包括了保障房的建设。换句话说,财政改革重在节流,而不是开源。政府的职能和开支若按现在的趋势扩张,再开辟多少财源也不够用。如果要节流,就必须强化纳税人的监督与制约。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自我约束是靠不住的。

腐败正侵蚀全国人民对改革开放大业共识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重要时刻,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七一讲话。这个讲话将作为中国共产党继往开来的纲领性文献载入史册,并指导今后一个阶段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专门用一个较长的段落论述改革开放。他郑重要求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32年。对于同时置身于这个年代的几代中国人来说,改革开放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成为大家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本身。32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迅速上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我们也从当初的幼稚逐渐走向成熟。我们已经不认为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内容只是冷冰冰的供求关系,而是发现我们追求的幸福生活应该有更丰富的内涵;我们既不认为改革开放是向西方照猫画虎,也坚决反对在改革的推进上犹豫不决"雪拥蓝关马不前";我们已经不满足于用崛起和盛世等浮夸的语言来描述我们当下的岁月,而是在肯定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时,冷静地发现生活中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有些地方甚至与我们改革开放的初衷相悖。

我们认为,目前存在很多问题的根源不是因为进行了改革开放,更不是因为进行了市场化改革,而是因为我国的改革和发展是在各种条件约束和利益冲突的制约中逐步展开和完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解决困扰我们的这些问题,必须义无反顾地深化改革开放。就像胡锦涛同志所说,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十六大报告提出,中国要在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七大报告强调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屈指算来,离实现下一步奋斗目标还有9年时间,时间紧,任务重,时不我待。
十几年前,我们体会到"改到深处是产权"。今天我们发现,改到更深处是公平与效率,是政府与市场,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公平和效率上,在我们强调公平的时候,不应当放弃对效率的追求。没有经济发展,总量做不大,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福利、政府补贴就无从谈起。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这需要改革和开放。
在政府和市场上,一场国际金融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救助计划影响到人们的观念,计划经济好还是市场经济好一度引起思想上的混乱。我们不能由于危机状态下采取的一些特殊政策的见效而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应当加快体制改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

另外,我们还应当深切认识到,腐败正在侵蚀全国人民对改革开放大业的共识。产生腐败的基本原因在于旧体制下公权太多,公权力量太大,应当在改革中减少公权,减少利用公权谋私利的基本制度条件。

改革需要有与时俱进精神的领导人

4日上午九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等广东省领导以"共议社会建设助力幸福广东"为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新华网对活动进行全程直播。

汪洋在交流会上提到了iPad,他说他用iPad是因为这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对提高工作效率非常有帮助,而不是因为它时尚。他说,我的工作任务非常紧,像是一个装满了石块的瓶子,塞的满满的,但是装满石块的瓶子可以倒水进去,那么我用iPad,实际上它可以有效的利用我碎片化的时间,这也是所有用iPad的人共同的,很多碎片化的时间我可以使用,可以随时拿出来使用。

另外,iPad也提供了技术上的强大支撑。汪洋说,我可以在上面看我任何想看的资料,然后将这些资料集中到一起。当然我也在网上看留言,也看微博,看一看可以了解网民的需求,知道网民的意见。网络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诉求,我们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应该正确的对待各种不同的意见,甚至是骂我们的意见。这显示,新一代的领导人群体已经意识到并准备以更开放的政策来引行中国。

一些不起眼的细节,往往成就了一个人的一生。这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开端,也是政府更开明先河,要有个开明的政治,就需要有开明思想的领导人。正如小平同志当年一样,他对经济的改革是基于自身对外界事物的无限好奇与追求,永远不满足于现状的精神的这个人的根性。现在,民众所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位具备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精神的领导人。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