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迎来区域经济井喷时代
2011-03-14 11:42:51 来源:亚太博宇
十二五规划区域经济再起步
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区域经济区规划就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密集度,开始跃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仅2009年一年,国家就批准了11个区域发展规划,数量几乎是过去4年的总和。此举的意图不仅是要使中国区域经济战略布局全局化,也是在试图扭转中国过度依赖外贸的外向型发展模式,向多元化发展。至此之后,一轮接一轮的区域改革试验纷纷开始探索各自不同的道路。对于已经迎来的"十二五"来说,新一轮的区域经济热又一次扬帆启程。目前有关部门正加紧推进"十二五"规划调研编制工作。各地也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地方层面的"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探求区域经济如何更好地谋篇布局,为未来五年发展注入新动力。
突出西部发展战略地位
中央明确指出,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具有优先地位,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而目前正在研究编制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将进一步明晰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布局、重点地区、重点专项规划产业发展等。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介绍,国家初步规划到2015年,西部地区经济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今后数年西部地区经济年增速都将保持在10%以上。此外,"十二五"期间中央在重大基础建设项目上还要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在转移支付和投资安排上也要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
东部:"十二五"主攻结构转型
2009年,国务院先后批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十多个国家战略性区域发展规划。2010年,区域振兴仍将成为国家的工作重点,将有数个振兴规划获批。其中,东部将成为重点布局的地区之一。事实上,东部地区已经出台多个规划,包括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山东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以及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则汇集了浙江、江苏以及上海等多个省市。
中部地区最受重视
地处我国内陆腹地的中部六个省份,在年初迎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这一国家层面政策支持后,正积极寻求"十二五"期间的跨越式发展。加上刚刚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获批,中部已经获得六个国家级区域规划支持。据悉,中部仅有六个省份,却既有总领中部六省发展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又有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实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四个指导各省发展的规划,可见中部地区的受重视程度。
国家级区域经济区争相斗艳
中原经济区:从地方构想到国家战略
日前开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交由全国人大代表审议。建设中原经济区,正式写进这份《纲要》之中。这标志着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十二五"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中原经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原城市群核心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与全国以及东部地区的差距明显缩小。到2020年,各项改革全面深化,主要经济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三番。据了解,地处中国之中的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长三角、海西、珠三角等经济区遥相呼应,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构建中原经济区,有利于跨越行政壁垒,促进区域融合,建立统一开放的大市场,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建立互利共赢的经济体系。
北部湾经济区全面布局"十二五"
五年磨一剑,扬帆再远航。经过5年的积累与蓄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始谋划布局"十二五"黄金发展期。北部湾经济区"十二五"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按现价计算力争翻1.5番,年均增长13%左右;南北钦防四市城镇化率提高到55%,新增城镇人口约200万;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形成,港口、交通、通信基本实现一体化,北部湾港吞吐能力提高到3.57亿吨;11个重点产业园区工业产值超6000亿元。随着北部湾的崛起,西南、中南的货物不再舍近求远,北部湾港作为西南地区主出海口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贵州每年都有超过30%的进口原料从防城港登陆直入"黔道"。广西和云南的合作也进入新的紧密期,桂滇双方决定共建国际大通道和物流体系,加强旅游合作。北部湾经济区舞起的,不仅仅是大西南开放合作的龙头。北部湾经济区和以此作为节点的大西南地区,后发优势明显,更能吸引、承接东部产业和外资的转移。东、中、西部的资源,以北部湾经济区为平台进行良性互动互补,从而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近几年,广西已与广东、湖南、重庆、四川、江西、上海等省市签署了省区合作协议,多区域合作不断深入。与此同时,北部湾经济区作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桥头堡"和桥梁、纽带的地位,也日显重要。
首都经济圈热盼具体规划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据悉,此次是国家发展规划中首次写进"打造首都经济圈",标志着这已是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应该加强协调合作,全力做好落实。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市长郭金龙表示,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北京市要摆正位置,提高服务、辐射的能力和协作能力,打造好"首都经济圈"。我们认为,北京市作为"首都经济圈"的核心城市,要抓住机遇,通过三个转变推动发展。一是从过去注重功能集聚特别是经济功能集聚向功能疏解和辐射转变;二是从过去更多强调外省市保障北京向主动为外省市提供服务转变;三是从过去强调服务首都自身向通过服务区域、服务全国来实现自身发展转变。北京市辐射和带动"首都经济圈"发展有很多资源优势。北京市可以在金融资本、生产性服务业、科技、市场和流通、总部经济、人才和教育资源、信息、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等八个方面加强对区域的辐射。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步入快车道
2011年3月1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并原则通过《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至此,成渝经济区的规划发展正式步入快车道,紧接着在3月2日举行了"成渝经济区建设一内江的机遇、使命、未来"专家咨询会。很明显,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级。按照规划,未来的成渝经济区将是国家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基地,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内陆开放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而由此打造的"双核五带"的经济发展格局也将带动成渝地区资本市场的再度火热。
从区域经济区频频出台看中国经济变局
首先,非均衡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新的发展方式正在跃跃欲试。有别于前30年东部地区以点状或线状开发为特色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即将开始的新30年,将会以一种新的、动态均衡的网格状方式走出一条各地争雄、百花齐放的发展道路。这是一条新型发展道路,将从地域空间入手,从根本上解放各地的生产要素,缓解各种结构性矛盾,缓和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及收入差距。
其次,各地的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正在得到市场化重估,过去主要靠行政手段将生产要素向东部过度配置的格局正在被打破。在新的格局下,将会更多地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以往那种主要靠优惠政策来谋取竞争优势的做法,在未来一段时间也许还会有用,但新的形势是,各地只有发挥本地的禀赋优势或区位优势,才能获取更多话语权、议价权,把经济增长的根系深植在自己的乡土上。比如,广大中西部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森林、水、油气和矿产等,有丰富的社会人文资源,还有独特的区位优势,甚至包括人口优势和市场优势等,由此对东部地区就有了议价的条件。对于资源的经济属性,需要用经济的方式来处理。如"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就需要照顾输出地的利益。同样的道理,如果在城镇化过程中把关联区域的经济价值也考虑进去,那么城乡一体化改革就活了。
再次,劳动力市场将出现明显变化,劳动力的地域流向会有新的态势,劳动力价格的地域差异也将会逐渐缩小。过去那种大量农民工往东走的景象会逐渐消失。而由于生产成本与生活成本日益高昂,东部地区经济增速将不可避免地进入慢通道,大都市的吸引力将逐渐转弱。甚至反过来,由于中西部比较优势明显,出于资本逐利性的考虑,有可能出现东部资金、技术和人流往内地走的景象。
提防"遍地开花等于没有规划"
现在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已经是"全面开花":从南到北、由东向西、从沿海到内地,中国区域经济已呈现多极发展、齐头并进的态势。中国新一轮的区域改革试验也由此进入到一个深化的阶段。区域规划大面积"开花",实际是中央希望地方充分发挥经济建设主动性、积极性,结合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地方利用中央给的政策,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经济。国家出台扶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虽然有各区域之间相互竞争的因素,但也是国家宏观发展的需要。
分析认为,众多区域经济区的纷纷出台,拉动内需是一个重要原因,其根本目标是要真正实现产业模式扭转,催生经济内生性的增长动力。另外一个原因是为了缩小地域之间的差别,每个地方突出经济发展亮点。地区发展不平衡是决策者需要面临的挑战,原来区域规划是带有全国性,最早是4个经济特区,再后来是沿海14个城市。国家一度集中力量,重点落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的建设上。其间,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先后提出,这种总体上的决策安排,覆盖了几乎所有国土面积,也反映了由沿海到内陆经济呈现阶梯状落差的现实。
但是,这样的全覆盖式的规划,很可能过于粗放,往往导致在微观的制度安排上不能落实到位。地方拉动经济,每个省集中搞一两个点,但遍地开花肯定不行,区域之间错位竞争,一定要结合当地优势,有自己特色。如果通过一味依靠国家资金扶持,国家没有那么多资金支持如此多的区域规划,否则就容易成为撒胡椒粉,主要靠省级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