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政治意愿一个都不能少

2010-12-01 10:33:00    来源:文/亚博联合咨询

坎昆气候峰会重在恢复信心

酝酿已久的坎昆全球气候变化大会进入倒计时,超过190个国家的上万名与会代表、媒体记者、专家学者和非政府组织环保人士在从四面八方赶到这个世界闻名的海滨度假城市。

去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虽然各界期待极高,但是取得的有限成果却令国际社会普遍倍感失望。除了场内激烈争吵、代表愤然离席等"花絮"令人印象深刻以外,并没有达成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使全球关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保问题的人们普遍产生了严重的悲观情绪。墨西哥主办方官员表示,此次坎昆峰会不追求代表团的官员级别层次,而是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最大限度地重建各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信心。此前,哥本哈根峰会的教训使人们认识到在期待任何一次会议中能解决所有气候变化问题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与其因不停争吵丧失信心,不如从易到难分步骤解决相关问题,恢复各方信心,这也许是东道主墨西哥主办此次大会的最主要目的和根本初衷。

根据墨西哥政府事先与中、美、欧及拉美发展中国家的多次私下沟通,要在此次大会中达成一份具有法律约束性协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出台一份取代《京都议定书》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文件更不予期待;但在此次会议中,就技术、资金、适应、减缓、森林,等已取得较多共识、分歧较小的问题达成平衡的一揽子协议的可能性却极大。

新兴经济体展现气候领导力

在发达国家进退维谷的情况下,以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却要在坎昆会议上展现"建设性"领导力,以挽救联合国机构的声誉。

中国将寻求更多的理解

与其单枪匹马,不如依赖各方的共同努力,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国。据了解,中国准备监管能源效率并给碳定价,在坎昆会议召开的12天中,中国建设144台新风机,相当于每两小时一台;巴西将提前四年完成其森林保护计划;印度将执行雄心勃勃的能效政策;目前,印度准备了两个提案,希望重新定义其在全球气候谈判中的建设性形象,其中一份提案涉及对国内排放进行监督,另一份则是要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环境技术。除此之外,南非也做好了执行气候计划的准备。目前,新兴经济体已经从口头说说走向具体行动,体现了清晰的气候领导力。

美国成发达国家的借口

而美国将在坎昆会议上做什么,这是目前最不明朗的问题。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表示,希望此次美国气候谈判特使斯特恩可以有所节制,不要像在哥本哈根时那么放肆。他们还希望中国继续有所承诺,这是不现实的。但斯特恩也放出狠话,表示"平衡的一揽子成果"就在于如果没有(发展中国家的)"三可"(可衡量、可报告、可核实)承诺与"国际磋商与分析",就无法在融资问题上再前进一步。
目前,欧盟内部仍在积极协调,72亿欧元的援助资金有望被放到台面上。然而美国会是一个疑问。在这种情况下,各国也将美国的行动作为前提借口,从而缓解自身压力。其中欧盟就指出,除非涵盖美国,否则欧盟不会提高其减排目标;日本也明确表示,不希望《京都议定书》的约束力在2012年后延长,为此日本将不惜被其他谈判国孤立。20年来,世界一直在等待美国对气候变化有所行动。即使不会很快发生,其他国家也要在美国缺席的情况下继续前进。

中国为减排放慢了经济增速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13日在天津出席第四届夏季达沃斯年会时表示,为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制定了今年下半年减少高耗能企业的指标,其中包括淘汰小火电、小钢铁、小水泥等高耗能企业。不惜以降低GDP增速为代价来实现这一目标。

此外,为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中国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近日又发布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计划用20年时间,使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未来5年,中国将把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作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不断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近5年,中央投入节能环保工程的资金约2000多亿元,带动全国节能环保总投资约2万亿元。"十一五"以来,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成效居于各国前列。"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完成后,中国节能总量将达到6亿多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15亿吨以上。2010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收官之年。许多地区甚至采取停止向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供电,或安排类似企业停工检修等应急措施。我国十分重视节能减排。这是在经济社会发展遭遇资源、能源和环境因素制约,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和威胁的情况下,为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长远利益作出的战略性决策。


 低碳规划在中国的那些事儿

12月7日,来自中国的NGO、企业基金会和地方政府将在坎昆会议上联合展示采自广州、杭州等5市的"低碳发展,中国在行动"纪录片。此前,"中国日"向各国企业和政府发出的1500多份邀请函也纷纷有了回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表、纽约和伦敦市政府官员等届时也有望齐聚一堂,谈谈"中国的事儿"。

另外,在中央的"十二五"规划之下,地方纷纷出台"低碳规划",五省八市低碳试点便是很好的例子,中国已经不缺"政治意愿"。

全球9个低碳城市样本,虽然低碳模式没有严格的定义,但城市本身有共同的语言,譬如城市规划、建筑、交通的问题,在政策工具和方法论上"可比"的地方很多,但"不可比"的是产业模式。中国要实现产业结构转型,没有好的经验借鉴,必须自己去探索。"执行力弱"是目前中国城市低碳发展的缺口所在。基础设施、技术、资本、产业链嫁接、能力建设和应对国际市场需求……所有这些都是中国要努力的东西。
因此,需要通过政策激励,让企业认可低碳,带动新技术发展;促进公共财政最有效地撬动资本投入,吸引私营资本投入;给居民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引导生活习惯转变;加强城市间、区域间、政府与企业间、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间的交流。任何一个城市,在低碳转型的过程中,都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三方要"织起一张结实的网"来支撑。如果把"生态之网"织好,中国将能够以自身的立场和实践为基础,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政治意愿决定坎昆会议成败

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气候行动框架是必要的。此前,欧盟已经做好同意这样一项框架的准备。令人遗憾的是,其他主要经济体还没有做好准备。坎昆气候大会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仍然可以取得进展,为最后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作出贡献。大会能够而且必须取得进展,就一系列的重大问题取得政治平衡,指导人们采取气候行动的决策,并就这些决策达成一致。而其前提是:只要各方代表有其政治意愿!
在坎昆筹备会议上,各方表现出了取得协议的渴望。因此,只要各方有政治意愿,大会就能向前迈出实质性的一步。譬如气候变化适应行动、打击毁林行为、技术合作和新气候基金,等等管理规则。
对于欧盟而言,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方面取得的进展,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哥本哈根协议》中作出的减排承诺应该纳入联合国框架内。但目前的承诺只是一个开始。事实上,发达国家能否兑现对发展中国家的承诺,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快速启动"资金非常关键。欧盟正在朝着这方面努力。今年,欧盟已经筹集到22亿欧元的"快速启动"资金。据了解,此次在坎昆气候大会上,欧盟还将给出一份全面的报告,表示今年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承诺的。

如果坎昆气候会议能制定出一系列的决策,这将成为一项出色的成果,最终会促成一项全世界需要的并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协议。有助于推动正在进行的低碳革命,带动"绿色"增长,促进全球环境、资源、经济的协调发展。

但是,会议进程与结局如何,信心和各方的政治意愿一个都不能少,我们拭目以待!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