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为些少贸易逆差沾沾自喜
2010-03-24 11:02:27
中国每年的庞大贸易顺差,成为国际不断催促人民币升值的依据,并批评中国人为压低汇率,才会令出口远超进口。那么当中国出现逆差,即进口多于出口,是否意味着中国人终于开始肯花钱、贸易纠纷迎刃而解呢?继商务部部长陈德铭透露3月份可能录得逆差之后,总理温家宝更言之凿凿地说,3月的逆差有80多亿美元,让他心里暗暗高兴。中国真的可以如释重负吗?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3月份还有一个星期,中国财金官员已经预计到整个月的贸易逆差有多少,确实不简单!其实,中国在个别月份录得贸易逆差,本来就不是甚么石破天惊的事。在2003年的1月和3月,以及2004年的1至4月,也曾出现月度贸易逆差,而且刚好也是年初,金额介乎2000万至78亿美元,之后又回复顺差。至于全年录得逆差,便要追溯到1993年了。
进一步来说,中国对个别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向来存在逆差。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今年头两个月,中国对日本、韩国及台湾的贸易逆差,合共272亿美元,累计进口增长介乎48%至79%,远高于同期介乎16%至67%的出口增长。这相信与三地企业早已把生产线大量转移到中国内地有关,随着海外市场需求逐渐恢复,自然需要输出更多零部件到中国内地厂房应付生产。
其它为中国带来逆差的主要贸易伙伴,分别是东盟国家、俄罗斯、南非、巴西、澳洲及新西兰,今年头两个月的逆差合共约76亿美元。不难看到,这些国家都是天然资源、矿产、石油等大宗商品出口国,造成逆差的原因,明显是中国对各类资源和原材料的需求大幅增加。当然,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额亦不算少,今年头两个月对东盟的出口达186亿美元,但仍不足以抵销进口需求。
很明显,如果中国真的出现贸易逆差,亦只属于结构性,并不具备普遍性,集中于用作加工贸易的零部件,以及中国本身消耗的天然资源,而且个别月份区区几十亿美元的逆差,与今年头两个月对欧盟及美国超过43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相比,只属杯水车薪,加上得益的并非欧美,这又怎可能摆平针对人民币汇率及贸易不平衡的争拗呢?
中国的确需要贸易逆差,但并非目前这种结构性逆差,而是普遍性的逆差,这样才能真正显示人民的消费力增强,内部需求壮大了。可惜现实并非如此,而更令人担心的是,目前的情况与2004年初很相似,当时进口多于出口,主要是因为经济过热、固定资产投资旺盛,以及企业扩大生产所致。不难想象,现在的新投资将会变成未来的新产能,现在出现逆差意味着将来有更大的顺差,与贸易平衡渐行渐远,所以真的不要高兴得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