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中国的G8峰会只能“空谈误国”
2008-07-10 09:45:14
一年一度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日本北海道洞爷湖即将落下帷幕。与异常热闹的会议氛围相比,一向以解决全球经济问题为己任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的挑战和压力。除了一贯的非洲发展、全球性气候变暖等议题外,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全球能源和粮食价格飙升,都是摆在八国领导人心头一道迈不过的槛。
八国集团各自为政,只能望“油”兴叹
在G8峰会上,有关国家由于利益的不同,对油价上涨的原因各执一词。美国坚持认为“供求不平衡推高了油价”,在把需求上升的责任归咎于新兴市场国家的同时,要求产油国增加产量。而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则认为期货市场上投机过度是油价走高的主要因素。为寻求一致意见,八国集团甚至罕见地要求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能源机构共同调查油价上涨的原因。
而对于油价的走势,总的来说,也许在油价飙涨的过程中,一些金融业者的炒作起一定作用,但全球对能源需求的增加,是最主要的原因。更何况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的需求量仍持续大幅增长。就像专家们所言,目前油价已飙得太高,增产或是释出战略储油都不太可能扭转涨势。八国集团虽然呼吁产油国增加产量,但作为成员国之一的俄罗斯都没有认真对待,表明八国集团在高油价问题上影响有限,束手无策。同时八国集团内部对油价上涨原因各执一词,因此很难指望他们开出“药方”。
今年上半年以来,国际油价涨幅就超过了46%;随之而来的是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的危险,目前通胀已经成为经济的最大杀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大宗商品市场的动荡,加大了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压力。通胀压力又削弱了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和稳定金融市场的能力。汽油价格每上升一分美元,美国消费者每年就会损失十亿美元,营商环境将会恶化,更多企业破产。此外,在高油价的影响下,生物燃料的大规模使用又造成了粮食短缺危机。一份世界银行机密报告近日称,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幅度中生物燃料占了75%的比重,其影响远远高于早先估计。在上个月举行的G8财长会议上,各国代表就提出,原油和粮食价格全面上涨所导致的通货膨胀问题,已经超过了次贷危机,成为全球经济当前的最大隐患,其潜在破坏力可能比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要大得多。
确立长期减排目标成G8峰会最大成果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洛佐日前分别宣布,八国集团(G8)已就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达成一致,同意把在205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少一半的目标作为“世界整体目标”。这一消息可能称得上是本届八国峰会达成的最大成果。本届八国峰会接下来很可能会在主席总结及共同文件等内容中记载上“后京都议定书”设立减排目标的方针。由于参加G8峰会的22个国家基本上囊括了所以经济大国、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此次峰会很可能协调出一个能够为各方接受的全球减排机制或框架。该目标有别于1997年通过的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尽管对约37个工业国设定了温室气体排放上限,但其中不包括世界上两个主要的排放国——美国和中国。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拒绝支持减排目标,显示了它在履行减排义务问题上的强硬立场。美国还强烈主张设定减排目标必须以中国与印度这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参加为前提,反对仅要求发达国家承担减排义务。
对于中国来说,正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属于能源需求的高增长时期。从长期看,能源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中国也始终坚持,发达国家率先承担先减限排、多减排的义务,发展中国家则暂时没有减排的责任。而印度也指出“没有加入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也应该与已经加入的发达国家一样采取措施”。但有预测表明,到2025年前后,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很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从人均来看,目前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到2025年可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虽然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但已丧失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低的优势。因此,在“后京都协定时代”,中国虽然没有时间表,但很可能将会承受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做出更大的减排努力并大幅增加技术援助,但却强烈反对承担减排义务。而美日等国则希望经济发展显著的中国、印度等国也能采取减排措施。另一方面,欧盟(EU)要求发达国家大幅加强减排义务,其他发达国家却对此态度消极。“花钱换减排”的“京都模式”,让《京都议定书》更像一个贸易条约而非环境条约。
缺少中国的G8峰会是不完整的
照理说,与会的八个大国都在世界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应该是可以肩负起枢轴的责任,解决全球性难题的。这也是各国当初成立G8的初衷。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以中国为首的一批新兴国家正在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快速崛起,彻底改变了二战后确立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它们掌握着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能源、生产资料、拥有快速增长的庞大的消费市场、占据着越来越多的经济上的话语权。试想在撇开中国这个世界上增长最迅速的能源需求国的参与的情况下,G8他们将如何讨论油价问题?在没有中国参与的情况下,他们又将如何讨论美元问题?要知道,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量长期居于世界第二,数量多达4000多亿美元。同理,在没有中国的参与下,他们又将何讨论全球变暖、粮食危机或者通货膨胀问题?对于所有这些疑问,我们不可能给出一个明确答案,但有一点至少是确定的,缺少了中国的G8峰会注定除了空谈,还是空谈。
应该承认与老牌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等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实力上确实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正在通过自身的努力,追赶并超越这些老牌的发达国家,双方的差距越来越小。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令世界刮目相看。如中国通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已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经济总量为3.4万亿美元,超越八国峰会半数成员国。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国这样具有巨大潜力的发展中国家,必将为世界各国提供大量投资机会和广阔市场,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从这层意义上说,面对着全球一体化的趋势,G8只有开门纳贤,才不会遭到历史的淘汰。本届G8会议也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除了八国集团成员国外,东道主日本还邀请了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14个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参与对话,创下了一个新的纪录。这种“广邀天下宾客”的做法除了日本自身试图排除中国影响力的想法外,也突出的表明,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八国集团是越来越难以独自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而这其中,获得中国的支持,或是参与对于事件本身来讲尤为重要。
事实上,我们虽然没有加入G8,但是做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早已承担起该集团成员的责任。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我们成功的解决了13亿的吃饭问题,为维护世界粮食市场的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在本身还不算富裕的情况下,毅然的承担起来来援助贫困国家或地区的责任,连续多年举办博鳌亚洲论坛和中非论坛,从经济和技术上均对需要援助的国家或地区伸出援手。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问题上、防治爱滋病、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国际维和与反恐斗争等问题上,中国也表现不凡,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同与赞誉。这一切都表明,中国正日益成为一个在全球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世界性大国,而在这个时候,任何拒绝中国参与的做法,都只会导致G8成为一场作秀。
八国集团各自为政,只能望“油”兴叹
在G8峰会上,有关国家由于利益的不同,对油价上涨的原因各执一词。美国坚持认为“供求不平衡推高了油价”,在把需求上升的责任归咎于新兴市场国家的同时,要求产油国增加产量。而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则认为期货市场上投机过度是油价走高的主要因素。为寻求一致意见,八国集团甚至罕见地要求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能源机构共同调查油价上涨的原因。
而对于油价的走势,总的来说,也许在油价飙涨的过程中,一些金融业者的炒作起一定作用,但全球对能源需求的增加,是最主要的原因。更何况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的需求量仍持续大幅增长。就像专家们所言,目前油价已飙得太高,增产或是释出战略储油都不太可能扭转涨势。八国集团虽然呼吁产油国增加产量,但作为成员国之一的俄罗斯都没有认真对待,表明八国集团在高油价问题上影响有限,束手无策。同时八国集团内部对油价上涨原因各执一词,因此很难指望他们开出“药方”。
今年上半年以来,国际油价涨幅就超过了46%;随之而来的是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的危险,目前通胀已经成为经济的最大杀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大宗商品市场的动荡,加大了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压力。通胀压力又削弱了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和稳定金融市场的能力。汽油价格每上升一分美元,美国消费者每年就会损失十亿美元,营商环境将会恶化,更多企业破产。此外,在高油价的影响下,生物燃料的大规模使用又造成了粮食短缺危机。一份世界银行机密报告近日称,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幅度中生物燃料占了75%的比重,其影响远远高于早先估计。在上个月举行的G8财长会议上,各国代表就提出,原油和粮食价格全面上涨所导致的通货膨胀问题,已经超过了次贷危机,成为全球经济当前的最大隐患,其潜在破坏力可能比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要大得多。
确立长期减排目标成G8峰会最大成果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洛佐日前分别宣布,八国集团(G8)已就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达成一致,同意把在205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少一半的目标作为“世界整体目标”。这一消息可能称得上是本届八国峰会达成的最大成果。本届八国峰会接下来很可能会在主席总结及共同文件等内容中记载上“后京都议定书”设立减排目标的方针。由于参加G8峰会的22个国家基本上囊括了所以经济大国、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此次峰会很可能协调出一个能够为各方接受的全球减排机制或框架。该目标有别于1997年通过的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尽管对约37个工业国设定了温室气体排放上限,但其中不包括世界上两个主要的排放国——美国和中国。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拒绝支持减排目标,显示了它在履行减排义务问题上的强硬立场。美国还强烈主张设定减排目标必须以中国与印度这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参加为前提,反对仅要求发达国家承担减排义务。
对于中国来说,正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属于能源需求的高增长时期。从长期看,能源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中国也始终坚持,发达国家率先承担先减限排、多减排的义务,发展中国家则暂时没有减排的责任。而印度也指出“没有加入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也应该与已经加入的发达国家一样采取措施”。但有预测表明,到2025年前后,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很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从人均来看,目前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到2025年可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虽然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但已丧失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低的优势。因此,在“后京都协定时代”,中国虽然没有时间表,但很可能将会承受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做出更大的减排努力并大幅增加技术援助,但却强烈反对承担减排义务。而美日等国则希望经济发展显著的中国、印度等国也能采取减排措施。另一方面,欧盟(EU)要求发达国家大幅加强减排义务,其他发达国家却对此态度消极。“花钱换减排”的“京都模式”,让《京都议定书》更像一个贸易条约而非环境条约。
缺少中国的G8峰会是不完整的
照理说,与会的八个大国都在世界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应该是可以肩负起枢轴的责任,解决全球性难题的。这也是各国当初成立G8的初衷。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以中国为首的一批新兴国家正在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快速崛起,彻底改变了二战后确立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它们掌握着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能源、生产资料、拥有快速增长的庞大的消费市场、占据着越来越多的经济上的话语权。试想在撇开中国这个世界上增长最迅速的能源需求国的参与的情况下,G8他们将如何讨论油价问题?在没有中国参与的情况下,他们又将如何讨论美元问题?要知道,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量长期居于世界第二,数量多达4000多亿美元。同理,在没有中国的参与下,他们又将何讨论全球变暖、粮食危机或者通货膨胀问题?对于所有这些疑问,我们不可能给出一个明确答案,但有一点至少是确定的,缺少了中国的G8峰会注定除了空谈,还是空谈。
应该承认与老牌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等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实力上确实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正在通过自身的努力,追赶并超越这些老牌的发达国家,双方的差距越来越小。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令世界刮目相看。如中国通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已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经济总量为3.4万亿美元,超越八国峰会半数成员国。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国这样具有巨大潜力的发展中国家,必将为世界各国提供大量投资机会和广阔市场,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从这层意义上说,面对着全球一体化的趋势,G8只有开门纳贤,才不会遭到历史的淘汰。本届G8会议也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除了八国集团成员国外,东道主日本还邀请了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14个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参与对话,创下了一个新的纪录。这种“广邀天下宾客”的做法除了日本自身试图排除中国影响力的想法外,也突出的表明,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八国集团是越来越难以独自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而这其中,获得中国的支持,或是参与对于事件本身来讲尤为重要。
事实上,我们虽然没有加入G8,但是做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早已承担起该集团成员的责任。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我们成功的解决了13亿的吃饭问题,为维护世界粮食市场的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在本身还不算富裕的情况下,毅然的承担起来来援助贫困国家或地区的责任,连续多年举办博鳌亚洲论坛和中非论坛,从经济和技术上均对需要援助的国家或地区伸出援手。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问题上、防治爱滋病、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国际维和与反恐斗争等问题上,中国也表现不凡,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同与赞誉。这一切都表明,中国正日益成为一个在全球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世界性大国,而在这个时候,任何拒绝中国参与的做法,都只会导致G8成为一场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