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中心之争乃是“港”在前“沪”在后

2006-12-05 09:56:48    

 

1日曾荫权在出席“香港经济峰会07致辞时特别提醒,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地位,受到新加坡、悉尼及首尔的挑战,但是他并没有提到上海,可见港人认为上海在未来的数年内还充其量至多是个中国金融中心……

 

数字化解读《规划》

按目前上海的发展步伐来看,要达到《规划》内的目标并不困难;截至2005年年底,上海拥有各类金融机构610家,金融资产3.2万亿元,占全国约9%,要完成目标,即在未来四年占全国10%,只要增加一个百分点,应该轻而易举。至于金融市场交易规模,上海在去年底约为35万亿元,要达到《规划》内80万亿元的目标,在20062010年之间,需要维持年增幅18%,以今年一至九月间的增长计,上海金融市场交易规模增幅达到60%,远超过18%的要求,换句话说,要在金融市场交易规模上达标,也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在股市市值方面,沪股现在约为2.3万亿元,要达到市值7万亿元,即五年内增长二倍,相信不需要等到2010年就可以成事。

 

内地竞争上海已无优势可言

对内地其它城市来说,上海要建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意念非始于今日,但经过二十多年发展,上海的金融市场不见得有任何特别优势,天津、大连、深圳等城市,都相继提出要打造成为金融中心,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国家支持;以股市为例,深圳股市规模更小,上市公司不多,如果从合理分配资源、减少无谓内耗的角度考虑,深圳股市并入上海应该可以发挥更大效益,但中央始终没有作出决定。除此之外,北京汇聚了国家的金融决策机构、主要商业银行及跨国企业总部,足以跟上海争一日长短。内地虽然着重规划,但在建设金融中心的问题上,太多城市都力争出头,上海面对的竞争相当大。

如果从外部政策环境以及上海已经进行的种种尝试来看,建立金融中心还面临着多种困境,首先就是人民币自由兑换。

去年开始的浦东金融改革的试点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方面有所开拓。当时作为试点重点推出的就是人民币“小额外汇兑换点”。当时的设想,就是像香港那样,在浦东建立很多小额外汇兑换商店,在一定的数量控制下,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但“建立小额外汇可自由兑换,非常容易造成非法外汇的流进流出和各种形式的洗钱行为,而变成投机行为,而且这样的兑换点实际上很难完全监控。一旦人民币预期发生改变,就会造成重大损失。”最终,上海的这一提议未被放行。

今年,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试点“落户”天津。有说法称给天津的政策将不会在其他地方复制,这几乎意味着,上海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人民币资金业务的规模、跨国公司总部的设立、商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的设立等都将受此影响。

 

“港沪之争”还言之过早

香港和上海都是中国最优秀的城市之一。两地都不约而同地把金融作为支柱性产业,都试图保持或取得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这精彩的双城记在香港回归之后已演绎了九年。九年当中,许多人曾一度对香港失望,对上海则充满了希望。美国的一家杂志在1997年干脆以“香港已死"为标题,为回归后的香港下了咒语。随后香港确实遭遇了危机的冲击、股市楼市泡沫的破灭、经济的衰退、市民信心的低落以及台湾政客对一国两制的嘲笑。但历经风浪之后,香港不仅没有衰落,反而变得更加强健,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也更加巩固。

当十四大提出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之后,很多人都认为上海很快会赶上香港,摘取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桂冠。但若干年过去,上海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却仍然是一个国内而非国际的金融中心。仅就金融业而言,上海与香港的差距在近几年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所扩大。

上海在市场竞争中落后于香港,与对手很成熟有一定关系。按照市政府规划,在2009年之前上海都处于为国际金融中心打基础的阶段。既是“打基础”,自然难与香港一争高下。但我们也应反思一下,上海这几年打的是什么样的基础呢?这些基础有没有起到巩固其金融中心的地位呢?

回顾过去可以发现,上海近几年主要致力于引进机构、创新产品和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为此,上海建立起了银行卡产业园区,引入了工行、建行的资金运营中心、中行全球市场部的上海中心和一些银行的票据中心,并大力推动债券、股票、黄金和商品期货市场的建设以及支付、清算、托管等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这些工作将来对国际金融中心肯定是有帮助的。但是,将来决定双城记结局的恐怕不会是金融机构的数目和金融基础设施的配套程度,而是在于各种软件的精良程度,在于国际金融中心的软环境是否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充分肯定。

香港人现在对“港沪之争”这个课题已不太在意,一来是本地金融市场近年兴旺,形势大好,危机感也随之下降;二来是上海最近出现高层人事变动,政治地震,发展也许因而受阻。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