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再次成为北方经济中心

2006-08-11 09:33:50    

,国务院批复了《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同意将天津市的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我们认为,当天津开始北方经济中心的建设,天津滨海新区将会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地区,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也会产生影响……

 

北京天津:北方经济中心身份的交接

 

长期以来天津在北京的高速发展下显得黯淡失色,可以说至今北京仍然是北方的经济中心。但是北京在解放前,其实一直是个消费城市,而天津才是华北地区的工业中心、商贸中心。今天局面的形成源于解放后北京的定位,解放后,北京从一个消费城市被改为生产城市,先是大力发展工业,像首钢扩建、燕山石化一些重工业都放在了北京导致北京成为仅次于沈阳的重工业城市;90年代后,伴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化和服务业的兴起,北京又把发展金融等高端服务业和吸引跨国公司作为自身的定位方向,凭借着首都的地位一度与上海分庭抗礼。显然,北京的这种定位极大的抑制了天津的发展。

 

但更重要的是北京对经济发展的追求使其自身不堪重负,一方面作为国家首都、故都、政治文化中心,另一方面还要引领北方的经济发展,这种超出自身城市规模的过度追求使北京发展成了一个混乱、莫名其妙的“怪胎”。随着两种发展方向冲突的日益尖锐化,北京逐渐意识到它必须削弱自身的经济功能,在去年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北京被定位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首次用“宜居城市”的概念代替了曾经的“经济中心”。

 

放弃了自身“经济中心”的定位,北京开始进入从吸附经济资源到逐渐释放的阶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天津恢复曾经的“北方经济中心”地位才被提上议事日程.

 

,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会议指出要努力把天津市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批准天津滨海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继去年上海浦东新区获批后,天津成为我国第二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

 

最终在,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北京、天津终于完成了北方经济中心身份的再次交接。

 

天津未来的15年规划

 

在批复中,中央政府指示,天津市要以滨海新区的发展为重点,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确定到2020年,天津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1350万人左右;其中,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控制在630万人左右。2020年,天津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450平方公里以内;其中,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控制在580平方公里以内。

 

在最后批复中特别指出,天津市的规划建设要注意与京津冀地区发展规划的协调,加强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特别要注意加强与北京市的协调,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提高为首都、环渤海以及北方地区服务的功能。

 

至此,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和国际化都市,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通过和北京协调,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分工定位终于理顺了。

 

北方经济中心的引擎

 

对于天津来说,“北方经济中心”身份的确立,还只是第一步,如何将目前形式上的身份变成真正的事实是下一步的重点。而让天津重新变成北方经济中心的关键就是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区东部,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常住人口135万。所谓滨海新区其实是个统称,包括天津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三个功能区,还有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以及东丽、津南这些行政区的部分区域。而这个区域正好地处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滨海新区的定位是一个基地,两个中心,一个新城区。一个基地就是立足天津依托京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把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先进的制造业和研发基地,建设成中国北方的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把滨海新区的核心区建设成生态的新城区。

 

现在的滨海新区的生产能量惊人。我国生产的每4部手机中,就有1部产自这里。1992年在开发区投资建厂的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目前已成为摩托罗拉公司在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基地,累计生产手机2亿部。成立仅仅3年的天津一汽丰田汽车公司,现在已经年产轿车22万辆,平均2.1分钟就有一辆下线,员工也从起初的800人增至7200人。此外还有雅马哈、百事可乐、LG、三星等知名企业,2005年,滨海新区之内的开发区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300亿元,GDP642亿元,税收143亿元,出口138亿美元。其工业增加值比浦东还强一些。伴随今年空客A320系列飞机在欧洲之外的第一个飞机总装线项目在此落户,100万吨大乙烯工程破土动工,滨海新区的发展势头已不逊于全国任何地方。

 

特别是滨海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服务水准给人以深刻印象,新区按一条工业带一条绿化带规划工整,硬件水平和浦东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新区中心设有统一的政府部门,一站式为企业和居民提供快捷的行政服务;公共图书馆开到晚间10点,供人免费查阅报刊书籍。再加上拥有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政策优势,滨海新区已成为一个全新的工业、港口、人居相结合的生态新城区。

新天津引领环渤海经济圈未来

 

但是一个经济中心的含义不光是经济总量遥遥领先,它还必须引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一体化的进程,使所在区域成为一个分工明确、共同发展的整体。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广州引领的珠江三角洲的崛起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极;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作为中国经济发展重镇的长江三角洲在浦东带动下高速发展,成为中国区域经济的第二极;那么在21世纪上半叶,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发展注定要在天津引领、北京协调的格局下完成一个区域一体化的过程,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成为继前两极后的第三极。

 

目前,天津对周边还没有什么大的带动作用,辐射作用小,即使成为真正的经济中心,也很难像上海一样形成很强的区域影响力。所以一直有志于成为环渤海经济圈领导者的天津,在开始建设北方经济中心时,思考如何促成环渤海经济圈的分工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天津滨海新区发展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是非常明确的,也正是两者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滨海新区辉煌的今天。但我们发现,天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上,更多依靠的还是行政的力量,这也是北方地区同南方相比的弊端。从珠三角、长三角的发展看,区域合作局面的形成毕竟不是只靠政府扶植起来的。

 

天津成为真正的北方经济中心,还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毕竟这个过程已经开始,我们相信明天的天津会成为北方的上海,正如今天的滨海新区已经成为了北方的浦东。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