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采购之后面对中美博弈还须大智慧

2006-04-18 09:29:50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4月3日开始的美国之行,横跨美国13个州,与美方总共达成162.1亿美元的采购协议,是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最大的一次采购活动。坊间普遍认为,吴仪此次访美是为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铺路,是为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大局、为两国元首会晤创造积极气氛。然而,在中国表示了足够的诚意之后,能否阻止美国“得寸进尺”似乎还是个疑问……

 

巨额采购:引人瞩目的经济外交

 

横跨美国13个州的采购活动,到4月12日基本结束,庞大的中国经贸代表团与美方总共达成162.1亿美元的采购协议,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采购。美国机电、软件、农业企业吃下了中国本次最大的几笔采购订单。其中46亿美元购买波音公司制造的民用飞机80架,17亿美元购买美国正版电脑软件,5亿美元购买美国摩托罗拉移动通讯产品。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4月3日开始的美国之行,备受中美两国广泛的关注。几天来,吴仪副总理及其率领的大型经贸代表团,不仅采购了大量的美国产品,而且与当地政界、商界及媒体人士进行了广泛接触,在包括首都华盛顿等各地都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旋风。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吴仪访美不仅试图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而在美国内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潮,而且在此次赴各地采购过程中,进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外交攻势。     

 

《纽约时报》称,此次中国派遣一个由中国国务院副总理、调解经济纠纷的专家吴仪牵头商业和经济官员组成的大型代表团访美,以展示中国的购买力,并为美国国会中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降温。

 

继续施压:美国显然是得寸进尺

 

美国东部时间4月11日,在第17届中美贸易峰会(JCCT)上,两国达成的初步协议称,待技术性细节解决之后,中国将重新进口美国牛肉。

 

  4月11日的中美贸易峰会,无疑是JCCT之旅的高潮部分。中国共签署了5项市场准入协议。除了牛肉进口的初步协议外,还包括医疗器材的准入协议、电讯市场的准入协议、第三代移动通讯标准(3G)协议,以及直销行业的准入协议。

 

  在医疗器材准入协议中,中国许诺在5月底之前,消除医疗器材检测标准上的差异;在电讯市场准入协议中,中国承诺调整相关法规中规定的“从事电讯服务业必须达到注册资本”的要求。

 

  在3G协议中,信产部部长娄勤俭代表中国承诺,所有的3G标准,都将能够受到公正的对待,“让电讯运营商自主决定选择哪个标准”。在发放3G牌照时,政府将保持中立的态度。

 

  在直销行业准入协议中,中国政府承诺,在新的行业规则中,包括在新的《邮政法》中,其监管环境,不会对外资直销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除了5项重要的市场准入协议,在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上,中国向美国作出了6项承诺。

 

此次JCCT峰会所达成的协议,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规范国内某些行业的管理,调整经贸结构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从长远来讲,更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

 

  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规模空前的162亿美元的大单,还是取得的十几项重要成就,似乎不会让美国放松对中国的施压。

 

“我们欢迎今天所取得的进步,但是,也将采取其他步骤来继续施压,推动更好地平衡两国贸易关系。”在JCCT后接受法新社采访时,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如是说。

 

经贸合作:中方显示足够诚意

 

4月下旬,胡锦涛主席将首次以国家元首身份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并预计于20日与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会晤。

 

  美国方面希望,胡锦涛访美将带去采购大豆、电脑网络设备和运输设备的订单,并期待这些非一次性而是具有持续效力的订单能够缓解美国对华的贸易逆差。与此同时,中国也希望美国能放宽一些高科技产品的出口。

 

  作为中美两国间最高层次的双边经贸磋商机制,中美商贸联委会素有贸易摩擦“灭火器”之称。此次中国企业代表团在胡锦涛主席访美之前,陆续抛出采购大单,同样是为给中美贸易摩擦减压。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胡布会”上,中美贸易问题无疑将是双方讨论和迫切希望解决的共同问题。针对美国一直向中国施压的贸易逆差和人民币汇率问题,双方能否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将成为检验“胡布会”和中美战略关系的指标。

 

此次,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国家主席胡锦涛先后访美,消除了国内一些人对中美经贸矛盾会加剧成冷酷现实的担忧,同时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在解决此问题上的诚意。

 

经贸纠纷:美国缘何频频“变脸”

 

这次从4月初开始的中美高层接触,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专家分析认为,双方接触不可忽视的一个根本原因,便是源于从3月份乃至更长一段时间以前便开始愈演愈烈的经贸冲突。

 

  进入3月以来,中美贸易开始“火花”不断,且大有越燃越旺之势。美国总统布什在3月10日便明确表示,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向中国施压,迫使其浮动人民币汇率。民主党参议员舒默和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更是提出一项以高关税迫使人民币升值的提案。美国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在刚刚结束的访华行程中,也多次呼吁中国应放开对外国商品的市场准入,采取更为灵活的汇率政策。

 

  就在此次吴仪副总理访美同时,美国国务卿赖斯再次抛出强硬言论:“美国有义务也有责任追问中国:美中之间存在巨额贸易逆差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她表示,美国对华巨额贸易逆差已经在美中之间形成了一道“鸿沟”。

 

  美国不断向中国贸易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施加形形色色的外部压力,有媒体甚至开始流传起“中美贸易进入高危时刻”的紧张言论。

 

  随着胡锦涛访美日期的临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再次成为华盛顿争论的焦点,美国国内兴起了一股“保护主义浪潮”,一些保守的政界人士对中国出口商品在美国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表示了担忧。  

 

  因此,美国高官及企业界人士的“红白脸”演出和频频“变脸”——180度改变原有对华态度,逐渐被认作像去年年末人民币汇改纷纷扬扬之时的斯诺中国行一样,是一种博弈紧张期的试探性高层接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分析说,布什政府贸易官员总是具有双面性,一面敦促中国采取行动,甚至以实施报复相威胁;另一面,又不愿引发国内更强烈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

  

中美关系:利益共同体下的大国博弈

 

2006年,对于中美解决经贸问题仍是个难关。4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启程访问美国。两个世界大国将再次实现跨越太平洋的世纪性握手。

 

当今中美之间的战略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总结:不对称相互依赖的利益共同体。简言之就是打不起,离不开。在安全领域,中美两国都是核大国,无论哪一方,都不会将冲突肆意升级。美国也会认识到中国完成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决心和意志,对台湾问题的解决过多的阻挠,对中国周边国家的拉拢和蚕食,从根本上来说,对美国并没有好处。

 

在贸易和金融领域,经济全球化让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越走越近,相互依赖度超过以往所有历史时期。庞大的资本输出和经常项目逆差成就了美国作为世界最大市场的地位。中国庞大的商品出口和高额外汇储备对美国金融资产的回购,为中国创造了就业,也支持了美国金融稳定乃至经济持续发展。这就是与核恐怖平衡相对应的金融平衡。一旦发生贸易战,双方都将蒙受巨大的损失。

 

因此,中国不仅仅是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所说的“利益相关者”,它也是世界的重要参与者。中国与美国在诸多方面都有共同利益,并已经结成了庞大的利益共同体。然而,结成利益共同体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从此会一帆风顺。越是在具有共同利益的领域,产生的具体摩擦可能就越多,就越需要加强两国之间的国际协调。

中美两国正在进行一场旷世博弈。实际上,当前全球经济和政治面临的很多问题,并不是问题有多么严重,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出了问题。美国单方面的给中国施加压力,把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指为中国的问题,无异于南辕北辙,舍本逐末。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