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顿中的上海转变观念求发展

2005-01-24 11:47:50    

在我们的印象中,对于建设金融中心,上海所表现出来的更多是强烈自信和优越感,多少缺乏了一些应有的危机感。这也难怪,曾经的十里洋场,曾经的远东金融中心的历史背景,使得上海似乎顺理成章就应该成为“金融中心”,

2004年年初,上海第一次明确表示将以人民币业务作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突破口来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从上海确定的路径看,中国入世、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利率市场化进程,虽然是上海发展金融的推动力量,但是这些因素本身也同时决定了上海的金融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的金融地位与国内金融改革开放进程息息相关。上海现在建金融中心,更多地是受到金融政策的限制,如人民币自由兑换一天不实现,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就一天没戏。上海市政府的官员也承认,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是上海面临的最大障碍。上海市副市长冯国勤在2004年表示,上海正向中央争取政策,只求开拓金融新产品市场,利益将全部上缴国家。由此可见,上海对于政策的“饥渴”程度。

现在看来,上海建设金融中心有两个优势,一个是中国概念和入世概念。上海是中国的平台。跨国企业布局中国的市场,一般首先选择上海,这个概念对上海帮助很大,是上海的无形资产,特别有利于外资进来,有利于总部经济的发展。上海更大的优势在于自身是一个经济中心,而且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圈,上海有很好的经济腹地。现在长江三角洲在吸引外资上面超过了珠江三角洲,很多外资企业也都愿意到上海。但是上海以前没有意识到做好“长三角”这篇文章。

所幸的是,在经历了不如意的2004年后,上海似乎明白过来了。18日,上海市政府的官方报纸——解放日报承认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征途中碰到新情况,金融业对上海GDP的贡献率不增反减,并把问题归结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金融业开放的步伐向全国主要城市纵深迈进导致上海外资金融机构占全国总量的比重有所降低;二是股市危机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形成严峻考验。报纸表示,随着中国金融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上海金融业对中国金融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辐射和拉动作用,才是需要关注的实质性问题。在这种格局下,“竞合共生”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探索实践中最为现实的选择。在竞合共生中,长三角地位更是举足轻重。金融业的繁荣发展是需要强大实体经济支撑的,如果跳出上海,将长三角看作一个整体,这个占全国1%的土地,已经成为中国资本最为密集、交易最为活跃的地区。与国内其他金融中心城市相比,这恰恰是上海最不可替代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长三角制造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直接或间接决定着上海这座城市能否成为中国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建成统一的区域金融市场,也将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中的关键一步。

 

北京直奔“中国银行业中心”而去

2002年初,北京明确提出发展首都金融业的概念;2003年,北京更加强了发展金融业的步伐。2003年,王岐山走马上任,对北京的金融业更是一个重大利好。具有金融背景的他极有可能使得北京在这场角力中后来居上,至少面对上海有这样的把握。

尽管在金融环境上,北京和上海整整差了10年,但北京最明显的优势就在于其是政策发源地和全国大多数银行的总部的所在地。总部就意味着中心,因为大多数业务处理和资金调度是必须经过总部来完成的。四大银行的业务占据了中国银行业业务总量的大部分;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总部也多半在北京,这意味着北京将集中中国银行业资金总量的绝大多数,而保险和证券等行业的大公司总部也几乎均在北京。同时,有调查发现,北京不仅是最大的跨国公司中国总部基地,也是最大的国内公司总部基地——全球500强企业的中国总部有一半以上都在北京,上海才有20%多;而且全国500强企业的前100强有将近80家在北京,500强有160多个在北京。就目前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而言,北京已是全国最高,大约在16%左右。

此外,北京建设金融中心的内容相对具体,它并非空泛的“金融中心”,而是围绕银行业展开的一系列金融业务中心,北京市政府似乎更倾向于将北京建设成面向国内的“中国银行业中心”,而不是放眼全球的“国际金融中心”,目前其着力建设的,是银行风险管理规范中心、支付结算中心、信息和数据处理中心、行业标准制订中心、银行批发业务中心、资金调度中心和金融中介服务中心。这样北京更容易将建设金融中心的内容做实,而不是停留在“虚”的层面上。

 

地位超然的香港定位应该更高

虽然近几年来香港的宏观环境不太理想,但把它称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是有根据的:

一是目前香港金融中心的国际化色彩在褪色,急切需要新的支撑点。香港的跨境借贷规模一度超过美国,但目前仅仅与新加坡持平。香港作为外汇交易中心的地位也在下滑,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调查,香港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全球第5名下滑为2001年的第七名。随着香港和内地金融经济的不断融合,将香港向人民币离岸中心引导无疑能重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二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许多优势,是内地城市几乎不可能具备的。其一是传统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这在全球都有盛名,而中国内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少还是有争议的新生事物,这可能使得许多保守的银行家心存顾忌。其二是香港有完善的行政和司法体系,政府廉洁,法治传统仍然深厚,而这些都是内地其他城市的软肋。其三是香港长期具有的银行业传统,使得香港在金融业务方面的硬件条件相当出色,金融人才的积累十分雄厚,这是一种靠积淀而成的氛围。其四是香港和内地之间既紧密联系,又保持一臂之遥的地位,是使得其成为离岸形态的中心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香港现在已经是远东和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这不需要争论;香港也不应该和内地城市争论所谓的国际金融中心问题,香港早已确立其作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的“超然地位”,至少在短期内,没有内地城市能出其右。香港更应该把目光盯在新加坡身上。

北京银行业基础雄厚,如果政策得当,则有望成为国内银行业的中心。而上海在资本市场、外汇交易市场和黄金交易等国内金融市场建设方面较有优势,有可能成为资本市场中心,但却遭受港深两地的激烈挑战。特别是迄今为止,上海对于其金融中心的定位和实施不甚明了。似乎上海始终在“在岸”和“离岸”之间徘徊,如果说上海希望成为离岸中心,那么其直接的对手是香港;如果说上海致力成为国内金融中心,那么其直接的对手是北京,但目前直接在上海的金融机构握有的金融资源仍然难和北京抗衡。可以说,无论上海如何选择,它都必须面对来自香港或北京的强烈竞争,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上海应该清醒地看到,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有香港这个“遥遥领先者”,要成为国内金融中心有北京这个“来势汹汹者”,目前的上海很少有可以炫耀的。

笔者特别要指出的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广大的市场中,北京、上海、香港都会拥有广阔的空间来“施展拳脚”。当务之急是,北京和上海应该各自去找准自己的角色,没必要在谁是“中心”上争论,金融中心的形成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靠官员表态和政府倾斜就可以长久维系的,而是金融机构、金融家和相关企业自发选择的结果。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