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经济发展的新机会在“百富榜”变化中完美体现

2004-10-14 12:20:05    

尽管一年来我国经济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中国的财富积累和扩张还在继续。今年胡润百富排行榜的门槛从去年的9亿元提高到12.5亿元,各方面势力增长势头强劲。虽然有人提出企业财产不完全等于个人财富、排名指标的可比性与数据的完整性的质疑,但从一个观察家的角度看,最新的胡润百富榜为我们清晰地折射出这一年的行业发展趋势:零售行业在外商的“围剿”下异军突起,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创造了很多财富增长机会……

零售行业在外商的“围剿”下异军突起

35岁的黄光裕是中国新首富,并且成功突破百亿元的财富大关。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零售行业异军突起。因为伴随中国加入WTO,零售业的开放,尤其今年以来国美、物美、苏宁的先后上市,同时永乐也在上市途中,零售业的市场价值变得清晰,得以对这个行业重新进行评估。
在此之前,一时间悲观的情绪甚嚣尘上——因为国际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做出了权威预测:在未来3至5年,中国零售业60%的市场将由3到5家跨国零售巨头控制。因为事实已经证明,中国本地零售企业不仅在资金、人才、规模等方面不及外资企业,而且在管理方法、经营理念、营销策略等方面也稍逊一筹;更重要的是因为,加入WTO后的中国将在5年内逐步取消对外商投资零售业的全部限制,为外商开拓中国市场大开方便之门。
事实上从历史经验看,我们有很多的行业在外商的“围剿”下,有过“失而复得”的经历,如彩电,十几年前的中国家电市场几乎看不到国内品牌,全是日本的东芝、日立、索尼,欧美的西门子、菲利浦等,但今天它们所占份额仅为5%,其余95%全是国内品牌,再如通信、汽车等行业领域。因此,即使在一定时期内外资零售企业占据了上风,但也只会是短暂的。
从世界范围看,无论外国投资扩张多么迅猛,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的零售业因为开放而被其他国家控制。在日本、巴西,强大的美国零售业尽管大举“入侵”,但仍然无所作为。在欧洲,依然是德国的市场被德国人占领,英国的市场是英国人的天下,法国的市场由法国人把持。正如此前有业内人士指出的,中国不会成为“受制于人”的先例。


城市化进程会为中国创造出更多的机会和富豪

中国的城市化当前得到空前促动有经济发展阶段的自身需求因素。产业升级的需要、资源流动的加快及消费结构的提升都促进了这一进程。有资料显示,中国的城市化率目前仅为37.5%。1949年的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是10%,我国现在城市化,2000年大体上相当于英国的1850年(英国1850年37%),相当于美国的1910年(1910年美国是41%)。目前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能创造近千亿元人民币的社会消费需求,这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0%左右,也就是说未来15年内因城市化因素影响能创造出3万亿的市场需求。
中国的城市发展,已经呈现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梯次拓展的趋势,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三角已显示出了这种特点。我们研究发现,此次入围百富榜的富豪中,北京有17位富豪入选,超过了去年的11名,并且取代上海(15人)成为第二富豪聚集地,位居广东(19人)之后。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对此表示,北京上海两地与广东地区的体制落差已经逐渐缩小,在这种背景下,具有更多政治、环境优势的北京上海将会涌出更多的富豪,很有可能取代广东跻身中国富豪聚集地之首。北京地区富豪所从事的产业大多是电信、IT等高科技行业以及高档楼宇物业开发,是一些初始投资巨大、国家监管力度大、具有政策壁垒的行业,随着产业开放的加快,北京、上海与广东、江浙地区市场开放程度已相差不大,北京、上海凭借政策优势获得更多的利润,出现更多的富豪也在情理之中。
从2004胡润百富榜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这一年的行业发展趋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创造了很多机会,房地产、钢铁、基础建设行业都积累了大量财富。数字化和工业化则让IT、汽车行业迅速发展,李书福在沉寂两年后再次登榜。

民营企业失败的原因无数条,成功的条件是唯一的

在“2004百富榜”中,今年排行榜的门槛从去年的9亿元提高到12.5亿元。中国民营资本去年依然增长强劲,上榜企业家的资产总额超过2456亿元,平均每人资产近25亿元,比去年人均18亿元的资产增长了36%,进榜门槛也提高到12.5亿元,去年这个数字是9亿元。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民营企业处在特殊的发展环境之下,主要是法制环境缺乏保障,社会歧视普遍存在,政策环境不平等,投融资渠道不畅通,市场秩序不规范,配套服务体系欠缺等。民营企业失败的原因千差万别,各有不同。经历了20年的历练、淘洗,现在国内无论是传统产业的服装、食品、五金、家具、建筑,还是融合了现代科技的家电、汽车、制药、通讯、网络,“几乎所有行业,只要是政府已经开放的,差不多都有各地民企的活跃身影,并且是经历了残酷的竞争成长起来的”——而今,中国民营经济占用三分之一的社会资源,却对GDP增长做出了相当贡献。
传统的民营经济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门槛低,早已出现过度竞争,而新的国家政策指出只要法律不予禁止的领域,民营经济都可以进入,民营经济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不少民营企业比较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就失去了继续做大的动力。中国民营企业要做大做强,要想进入“胡润百富榜”,要想走出一条成功的模式,共同的特点在于科学的产权形态,由私人独资转变为资本社会化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规范的委托代理机制,实现企业治理方式由所有者及其家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委托代理转变。

垄断利润在短期内尚难消除

“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首要的原则就是要追求平均利润和超额利润,不要去追逐垄断利润和超经济收入。”这是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先生的一句话,虽然通过某些特权来占据垄断利润是短期行为,可能助长企业的腐败,企业的正确发展途径应该是通过提高生产率来获得超额利润。但现实的情况却并非如此简单。
我们认为,国内计划型垄断性行业或公司尚未被打破 , 各行业竞争市场格局和框架尚未形成。目前我国工业企业收入及盈利中相当部分盈利与垄断利润关系很大。2004年第一季度,国家重点企业的盈利占全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72.22%,而盈利额列前五位的企业——中国移动通信、中石油、中国电信、中石化、中国海洋石油等,盈利占国家重点企业盈利总额的六成以上。数据还表明,国家重点企业盈利额主要集中在少数9个行业,如电信、石油、石化、冶金、电力、汽车等,其盈利占企业盈利总额的92.4%。
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是资本的直接目的和唯一动机。如果市场的竞争充分、自由,大多数企业只能获得平均利润;只有个别采用最新技术的企业除了获得平均利润以外,还可以获得一份超额利润。但这也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当大多数资本家都普遍采用最新技术时,少数资本家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就会随之消失。因此消除垄断利润的前提是市场要具备充分、自由的竞争环境,价格传导机制健康、通畅,市场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我们正在向这个方向前进,但需要时间,因为还有很大的距离……
文/亚博联合咨询 北京经济观察员   陈光远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