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位外资在中国经济中的角色和作用料不会太久
2004-05-21 11:03:28
【开利财经观察】关于中国引进外资的争论在过去20年里从未停止过,如今这一争论又迎来了一个高潮。直接而尖锐的提问者同时来自于工商界和经济学界,他们有着同样主题的质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进外资的实际成绩和效果怎样?汽车、零售等领域是否对外资过度优惠?外资在多大程度上对民营企业造成了挤压?外资是否带来预期的技术溢出效应?中国经济存在“拉美化之忧”吗?
2003年,中国吸引境外直接投资(FDI)535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峰,预计2004年还会有所增长。FDI是流入中国的外资最主要的部分,截至目前,中国已累计吸收FDI近5000亿美元,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近年来中国FDI年流入量占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均在10%以上。
但是,在FDI流量达到历史峰值的时候,对外资在中国经济中的角色和作用的质疑,却开始汇成一股强大声音。
已令本土企业家感到不平与不安
东方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宏伟是较早发言的工商界人士之一。从2002年开始,张不断在各种场合反复提起国内零售企业在扩张上遭到的“非国民待遇”。他发现,在零售行业中外资更受欢迎,得到的优惠也更多,而国内企业在扩张时往往受到限制,并面临着被外资垄断的危险,沃尔玛、家乐福有可能成为中国本土零售企业的终结者。
这一切令作为本土企业家的张宏伟感到不平与不安,而在寻找对策的过程中,他的思考也在不断地延伸,他提出:零售业体现了一个国家制造业、流通业和金融业的合力,对国家战略具有根本性影响,一旦被外资垄断,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该国的国家竞争力。
如果外资掌握了本国经济的主导力量,那么后果将会怎样?张宏伟式的担忧绝不是杞人忧天。
在新的战略机遇时期,如果外资企业在中国享受着优越于本土企业的政策优惠,这种不公平的竞争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中国的企业还有机会成为本国经济的主导力量吗?
分析员注意到,从张宏伟一个人的独白,到中国工商界和学术界的集体出声,外资讨论的立足点也转向了商业利润和国家利益。本土的民营企业家们从关注自身企业的成长,转向了关注行业发展,并和学界一起共同站到了关注国家竞争力的高度。
胡祖六“公平的游戏场”有利与谁?
对引进外资和技术转移的关系上,胡祖六用非常肯定的判断句表示,“FDI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技术转移,产生了技术外溢效应”。他更看重的是FDI带来的全新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至于技术--不管是高技术还是低技术,只要有技术的进步,FDI带来的这种技术转移就是有价值的。
胡祖六认为,从引进外资的总量(除FDI外还包括证券投资、官方援助及双边与多边转移支付等)来看,中国并不是最突出的。2002年中国各项外资流入接近600亿美元,同年流入美国的国外资本总额高达7072亿美元,是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10倍以上。
从规模变量上来看,中国引进的FDI相对于中国的经济规模而言,也并不显得那么突出,英国、德国、巴西、墨西哥、爱尔兰在此方面都超过了中国。
长期致力于中国、印度比较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黄亚生曾指出,中国对FDI的依赖反映了国内民间投资不旺的病症,而且FDI的大量涌入可能导致对国内民营资本的压抑。胡祖六对黄的观点“并不苟同”,在他看来,没有证据表明FDI挤出了“有效率的”国内投资,FDI与民营资本是相辅相成的,并对中国资本的形成和增加就业作出了贡献。
胡还进一步指出,中国吸引外资的“潜在能力”其实高于目前的表现。如果中国在市场准入和政策软环境上下功夫,改善整体投资环境,如市场准入、市场竞争、法制与产权保护,创造“公平的游戏场”,中国在2008年吸引FDI达到1000亿是非常可能的,而届时也无需对外资企业采取减免税收等特殊优惠政策。
分析员想说的,胡是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常常可以听到他的声音,但他是在为谁说话?伟大领袖毛泽东说的,“知识分子是张皮,俯到哪个阶级就为哪个阶级服务”。是不是真理还在不断的检验,但从胡的一贯言行看,胡至少在说话时,总是为他那个阶级或者说集团在服务的,是没有白拿他的那份工资的。
胡祖六“公平的游戏场”只会有利于他服务的那个集团,不要有任何其他的幻想。
跨国大公司中国市场占有率
微软:中国市场占有率95%;
柯达: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0%,富士:超过25%
米其林:2002年市场占有率70%
手机行业:跨国公司2002年市场占有率70%。有诺基亚、摩托罗拉;
IBM:中国市场占有率19.3%。IBM在中国设有多个办事处,员工人数接近3000人;
思科:中国市场占有率60%;
英特尔:高居IT产业链最上游的英特尔在全球PC微处理器市场上的占有率已经扩大到接近80%。而占总数近三分之一的最终产品输出口都在中国。
2003年,中国吸引境外直接投资(FDI)535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峰,预计2004年还会有所增长。FDI是流入中国的外资最主要的部分,截至目前,中国已累计吸收FDI近5000亿美元,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近年来中国FDI年流入量占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均在10%以上。
但是,在FDI流量达到历史峰值的时候,对外资在中国经济中的角色和作用的质疑,却开始汇成一股强大声音。
已令本土企业家感到不平与不安
东方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宏伟是较早发言的工商界人士之一。从2002年开始,张不断在各种场合反复提起国内零售企业在扩张上遭到的“非国民待遇”。他发现,在零售行业中外资更受欢迎,得到的优惠也更多,而国内企业在扩张时往往受到限制,并面临着被外资垄断的危险,沃尔玛、家乐福有可能成为中国本土零售企业的终结者。
这一切令作为本土企业家的张宏伟感到不平与不安,而在寻找对策的过程中,他的思考也在不断地延伸,他提出:零售业体现了一个国家制造业、流通业和金融业的合力,对国家战略具有根本性影响,一旦被外资垄断,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该国的国家竞争力。
如果外资掌握了本国经济的主导力量,那么后果将会怎样?张宏伟式的担忧绝不是杞人忧天。
在新的战略机遇时期,如果外资企业在中国享受着优越于本土企业的政策优惠,这种不公平的竞争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中国的企业还有机会成为本国经济的主导力量吗?
分析员注意到,从张宏伟一个人的独白,到中国工商界和学术界的集体出声,外资讨论的立足点也转向了商业利润和国家利益。本土的民营企业家们从关注自身企业的成长,转向了关注行业发展,并和学界一起共同站到了关注国家竞争力的高度。
胡祖六“公平的游戏场”有利与谁?
对引进外资和技术转移的关系上,胡祖六用非常肯定的判断句表示,“FDI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技术转移,产生了技术外溢效应”。他更看重的是FDI带来的全新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至于技术--不管是高技术还是低技术,只要有技术的进步,FDI带来的这种技术转移就是有价值的。
胡祖六认为,从引进外资的总量(除FDI外还包括证券投资、官方援助及双边与多边转移支付等)来看,中国并不是最突出的。2002年中国各项外资流入接近600亿美元,同年流入美国的国外资本总额高达7072亿美元,是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10倍以上。
从规模变量上来看,中国引进的FDI相对于中国的经济规模而言,也并不显得那么突出,英国、德国、巴西、墨西哥、爱尔兰在此方面都超过了中国。
长期致力于中国、印度比较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黄亚生曾指出,中国对FDI的依赖反映了国内民间投资不旺的病症,而且FDI的大量涌入可能导致对国内民营资本的压抑。胡祖六对黄的观点“并不苟同”,在他看来,没有证据表明FDI挤出了“有效率的”国内投资,FDI与民营资本是相辅相成的,并对中国资本的形成和增加就业作出了贡献。
胡还进一步指出,中国吸引外资的“潜在能力”其实高于目前的表现。如果中国在市场准入和政策软环境上下功夫,改善整体投资环境,如市场准入、市场竞争、法制与产权保护,创造“公平的游戏场”,中国在2008年吸引FDI达到1000亿是非常可能的,而届时也无需对外资企业采取减免税收等特殊优惠政策。
分析员想说的,胡是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常常可以听到他的声音,但他是在为谁说话?伟大领袖毛泽东说的,“知识分子是张皮,俯到哪个阶级就为哪个阶级服务”。是不是真理还在不断的检验,但从胡的一贯言行看,胡至少在说话时,总是为他那个阶级或者说集团在服务的,是没有白拿他的那份工资的。
胡祖六“公平的游戏场”只会有利于他服务的那个集团,不要有任何其他的幻想。
跨国大公司中国市场占有率
微软:中国市场占有率95%;
柯达: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0%,富士:超过25%
米其林:2002年市场占有率70%
手机行业:跨国公司2002年市场占有率70%。有诺基亚、摩托罗拉;
IBM:中国市场占有率19.3%。IBM在中国设有多个办事处,员工人数接近3000人;
思科:中国市场占有率60%;
英特尔:高居IT产业链最上游的英特尔在全球PC微处理器市场上的占有率已经扩大到接近80%。而占总数近三分之一的最终产品输出口都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