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融资难或加速破题

2014-09-18 15:33:15    来源:兰瑞环球

 

“阿里式”供应链金融模式,完全基于企业的交易活动,通过大量真实可靠的历史交易记录,有效识别交易背景的真实性、交易的连续性、交易对手的履约能力,并通过信贷业务的封闭运作和贷款的自偿性,保证贷款的安全性。这种业务模式既突破了商业银行传统的评级授信要求,也无须另行提供抵押质押担保,切实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小企业融资就像一道“玻璃门”——政策看得见却进不去。

从小微企业角度看,由于其自身信用评级无法支持信用贷款,抵押保证难以满足银行要求,第三方保证增加融资成本,相互担保增大风险,因而无法通过现有银行途径获取及时有效的信贷支持。
 

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下,小微企业融资难始终是一个难解的结,但并非无解。

■互联网创新成破解途径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出现,部分互联网企业依托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开始办理基于小企业真实交易活动的小额无抵押贷款,这也为商业银行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提供了重要方法。

其中,阿里小贷的成功实践就是最好的案例。这是一种不同于传统银行信贷管理理念与流程的信贷模式。在对客户进行违约概率和履约能力判断时,利用大量公开、透明、真实可信的电子商务平台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量化处理后作为主要的授信依据,纳入贷款审核数据模型中,对企业的交易真实性、交易履约能力、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进行较准确的评估,从而大大降低了客户的违约概率。

具体来讲,在贷款发放前,阿里金融通过客户在互联网上进行的所有交易和资金流转记录,自动从后台数据中找到最需要贷款、最有可能获得贷款的客户。在贷款发放后,通过支付宝等渠道监控客户是否出现与贷款目的不符的资金运用。发现客户存在特定风险时,阿里小贷直接从支付宝账户中扣款,即使个别客户发生违约,也在风险承受范围之内。

这种依托互联网平台、基于真实交易活动的金融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金融模式下客户财务数据不真实、信用记录缺失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和企业抵质押资产不足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对小微企业客户的金融支持能力,代表了未来小微金融的发展方向。

■“阿里式”供应链金融模式
       目前,商业银行面临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就是缺乏真实、实时、足够的企业交易活动记录和数据。因此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银行无法简单复制阿里小贷的小微金融模式。

比如,仅2013年一年,阿里巴巴在零售领域就有上百亿笔交易以及上万亿交易额,连同大约2.31亿活跃买家和800万活跃卖家,共同构成了一个拥有足够订单、付款信息以及交易记录的数据库,而商业银行并不具备。

不过,商业银行也有自己的优势。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小微企业是大型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客户,即核心企业的上游供应商或下游销售商,这些小微企业的生产和交易活动主要围绕核心大企业进行,并在整个供应链中完成大量的交易活动且形成相关交易记录。

据了解,大型核心企业一般都是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的重要客户,与商业银行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银行可以发挥这一优势,依据小微企业与大型核心企业的交易记录,充分挖掘交易记录和订单数据等信息,再运用大数据技术,为核心企业供应链上下游的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也就是通过供应链金融为小微企业进行融资安排。

这种供应链金融模式完全基于企业的交易活动,通过大量真实可靠的历史交易记录,有效识别交易背景的真实性、交易的连续性、交易对手的履约能力,并通过信贷业务的封闭运作和贷款的自偿性,保证贷款的安全性。这种业务既突破了商业银行传统的评级授信要求,也无须另行提供抵押质押担保,切实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银行转型必然之选
       可以肯定,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微企业将步入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而发展小微企业业务对大型商业银行同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很多大型商业银行都把小微企业作为重要的业务支撑。根据统计,2011年底,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富国银行四大行的总资产占美国7000多家银行总资产的45%,其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全美银行的37%。

对于中国大型商业银行来说,这不仅是大银行应该自觉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适应中国经济转型的战略举措,更是加快自身经营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